食药监部门查处毒豆芽。晨报记者万雪图食药监部门查处毒豆芽。晨报记者万雪图

  23日,记者从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2014年,各市、县全年查办食品药品案件11291件,涉案总值1.16亿元,捣毁窝点35个,移送公安机关107件,依法逮捕56人,判刑32人。昨日,该局还公布了2014年度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

广告

  去年食品合格率94.56 药品合格率94.46%

  省食药监局2014年度组织全省统一抽检食品药品39570批次。结果显示:食品类总体合格率为94.56%、药品类总体合格率为94.46%。

  据悉,去年全年省食药监局共检出不合格产品2174批次,其中食品类不合格率5.44%、药品类不合格率5.54%。对于不合格产品,均依法分 类处理,情节轻微危害不大、无主观故意的,责令整改1304家。违法违规行为较为严重的,停产停业92家,撤销或注销批准证明文件102份,销毁及处理不 合格产品432批,货值金额1633万元,罚没款2735万元。涉嫌刑事犯罪的,全部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共移送107起,批准逮捕56人,判刑 32人。

  排除校园食品安全隐患6015处

  2014年,针对机构改革可能带来的监管空档,省食药监局密集部署了食品药品市场安全日常监督检查,最大限度防范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全年共完成各类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任务33项共328餐次,保障用餐人数3.2万人次,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开展了“明厨亮灶”活动和 全省食品安全“护校行动”,对83家学校食堂和31家周边餐饮单位进行了检查,排除安全隐患6015处,推动了中小学餐饮食品安全进一步规范。

  2976家企业和医疗机构被责令整改停产

  去年,省食药监局还开展了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和医疗机构1.3万余家,依法责令整改、停产2976家,撤销证件40张,立案439件,查处“黑窝点”2家。

  根据对酒类、婴幼儿配方谷粉以及保健食品抽检提示的风险,全省视风险程度,分级约谈企业负责人368人、监管部门负责人6人、下级政府负责人4人,推动了责任的落实。

  全年66家食品药品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记者了解到,2014年,省食药监局出台了食品药品黑名单管理办法,向社会公示,公开曝光失信企业,倒逼企业主动建立质量安全的内控、溯源、召 回制度,提高自管自控水平,全年列入“黑名单”食品药品企业66家。全面开通省、市、县三级“12331”投诉举报电话,全年全省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和咨 询8304件。

  十大典型案例

  1、制售有毒有害豆芽案

  2014年6月,省食药监局发现南昌市部分超市、菜场商户所销售的豆芽产品中检测出非食用物质“4-氯苯氧乙酸钠”。省食药监局立即成立专案组,经过跟踪排查,初步锁定了南昌市郊4个有毒有害豆芽的可疑加工地址。

  2014年7月17日凌晨3时,省食药监局派出18名稽查人员在南昌市、区两级公安机关50余名民警的配合下,对可疑有毒有害豆芽生产加工点进 行突击稽查。现场共查获了无根素260支、AB粉水剂370支、豆芽速长剂181支、豆芽多效增白王12袋、多菌灵4袋。公安机关现场控制犯罪嫌疑人8 名。目前,涉案的3名黑作坊负责人已被法院判刑。

  2、销售有毒有害假牛肉案

  2013年6月~2014年8月,瑞昌市食药监局在该市十五连菜市场内,查获50余斤未经检疫且颜色异常的冻牛肉,经DNA检测,为猪肉,且磷 酸盐严重超标。食药监部门和公安机关联手,经过五个多月的侦查,终于掌握了这一全国销售假牛肉的网络。2013年11月20日晚,江西南昌、山东、河南等 地统一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查扣有毒有害肉制品80余吨。2014年10月27日,于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判处有刑徒刑,并处罚金。

  3、非法添加罂粟壳

  火锅底料案

  2014年10月22日,根据群众举报,省食药监局在南昌市青山湖区一家狗肉火锅店中,查实其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罂粟壳”,现场查获740克 “罂粟壳”。经省食药监局行政处理后,立即移交公安机关刑事立案调查。目前,当事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下一步将依法提起公诉。

  4、制售有毒有害饺子皮案

  2014年4月30日,新建县人民法院对3起饺子皮中掺硼砂案进行了集中宣判,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判处3名黑作坊负责人1年8个月有期徒刑,并各处罚金2万元。

  2013年12月,南昌市食药监部门对某高校食堂进行监督检查时,在饺子皮等食品中检出非食用物质“硼砂”。经过跟踪排查,2013年12月 25日晚,食药监部门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对新建县长堎综合大市场可疑饺子皮生产加工作坊突击检查,发现三家小作坊正在使用“硼砂”加工制作饺子皮、 馄饨皮等。执法人员现场查获12台生产设备、100多公斤硼砂、4500多公斤面粉和4台电子秤等物品。

  5、网售假冒减肥保健品案

  2013年12月~2014年2月,金溪县食药监局接到线索,境内有人通过淘宝网销售假冒减肥产品。食品药品执法人员与公安干警果断出击,在金溪县云林路一出租屋内将犯罪嫌疑人万某抓获,缴获假冒减肥产品胶囊成品10万余粒,半成品、成品的货值金额高达110余万元。

  经查,万某于2013年4月份开始通过淘宝网购进含西布曲明、酚酞等成分的药粒、药粉,并将上述药粉加工成“纤体抑制食欲”、“强效蓝莓中药减 肥产品”、“日本减肥”等假冒减肥保健产品,然后通过其经营的“中医日本蓝莓瘦身”淘宝店销往全国20多个省份和地区进行非法牟利。2014年2月20 日,万某被金溪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目前已提起公诉。

  6、销售假药白虎活络膏案

  2014年3月,赣州市食药监局对赣州开往泉州东的5217/5218次列车上贩卖标示越南生产的假药白虎活络膏进行了查处。经查:犯罪嫌疑人 彭某在5217/5218次旅客列车上雇佣周某、王某、陈某等人销售白虎活络膏;嫌疑人罗某、吴某在5217/5218次旅客列车上雇佣方某、包某、肖某 等人销售白虎活络膏,或者在火车站站台直接销售给旅客。

  2014年3月25日,赣州市食药监局与铁路公安干警联合采取收网行动,分别在赣州火车站、赣州市章贡区龙鑫华城抓获犯罪嫌疑人彭某、罗某、吴 某,并深挖出他们的上线。6月11日,假药源头的上线犯罪嫌疑刘某归案,该案涉案人员已销售白虎活络膏40余万瓶,涉案金额220余万元。目前,该案犯罪 嫌疑人已被报捕,其他涉案人员正在追捕之中。

  7、网售假药“易瑞沙”案

  2013年6月~2014年11月,莲花县食药监局根据群众投诉举报,查处了一起利用QQ聊天销售治疗癌症假药“易瑞沙”案。经查,犯罪嫌疑人 詹某父女俩自2008年以来在山东省济南市从北京等地购进治疗癌症的印度产“易瑞沙”、“特罗凯”、“格列卫”、“多吉美”等假药,然后在互联网上发布广 告,通过手机、QQ等联系方式,利用快递将假药销售给广东、湖南、江西、山东等多省的客户,销售假药金额高达2048万元。

  2014年11月,莲花县人民法院判处詹某父女俩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8、网售假药“神效脚气喷剂”案

  2014年6月,吉安市吉州区食药监局接群众举报,查处了网售假药“神效脚气喷剂”案。2014年7月18日,食品药品执法人员在公安机关的配 合下,在安福县城某出租屋内查获该生产、销售假药的窝点,当场缴获“神效脚气喷剂”成品药105瓶、“神效冻疮喷剂”成品药65瓶、乙醇消毒液30瓶、粉 碎机一台、灌装机一台、打码机一台,拘留嫌疑人1名。当事人因无证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涉嫌犯罪,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9、非法经营含麻黄碱药品案

  2013年6月~2014年3月,南昌县食药监局接群众举报,莲塘镇澄碧湖边有非法交易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俗称“摇头水”)行为。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送货人被抓获,执法人员当场在其送货的面包车内查获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28件3360瓶。

  南昌县食药监局顺藤摸瓜,在南昌市青山湖区某小区内,查获其同伙储存“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 等药品的仓库。执法人员跟踪尾随另一犯罪嫌疑人至南昌市青云谱区的居住民房内,查获储存“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等药品的仓库,查获30多件含麻黄碱易 制毒类化学药品,货值金额达40余万元。2014年3月,该案主要人员熊某、于某、胡某被南昌县人民法院分别判处1年等有期徒刑。

  10、非法买卖易制毒药品案

  宜春市食药监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涂某、肖某通过借用江西东荣医药有限公司的资质证明文件,用于购买氨酚伪麻那敏片销售给吴某,涉案 药品货值80万元。通过公安机关刑事侦查,吴某将购买到的药品再销售给钟某。而钟某通过多渠道购买含麻黄碱药品(可制毒),查询其银行账目往来,查明其购 买销售含麻黄碱药品货值金额达3700余万元,且药品流向不明。目前,钟俊斌已另案处理。2014年5月15日,犯罪嫌疑人吴某、涂某、肖某分别被判处有 期徒刑三年。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