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时明势加快老区发展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蔡晓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对江西人民的关怀,更体现了对老区人民的挂念。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希望”和“三个着力”要求,既是对省委十六字方针的肯定,更是对落实十六字方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老区加快发展,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应时明势,增强推动老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老区人民的生活,曾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作过重要批示,这次又强调“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道出了“小康”的真正内涵,讲出了群众的心里话,更是对领导干部的殷切嘱托。我们要应时明势,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用好中央的政策,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农民自身愿望相适应,与当地优势相适应,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布局谋势,增强统一战线服务老区建设的凝聚力。全省统一战线要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扶贫攻坚、造福老区布局谋势。要积极探索建立新型智库,组织好党派大调研,为党委科学决策建言献策;以博士服务团、律师服务团等为依托,为老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积极参与赣港、赣澳、赣台等一系列文化经贸交流活动,在新的起点上书写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时代荣光。
借风起势,提升老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非公经济是生力军。要借全国工商联十一届四次执委会议在赣召开的东风,起好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助推江西发展升级的势头,切实提升老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在新常态下自觉养成八种新习惯:寻求商机找市场而不找市长,企业维权找法律而不找关系,项目投资比优势而不比优惠,资本回报追求平均利润而不追求超额利润,企业发展追求市场份额而不追求产能规模,开拓市场抱团发展而不是单打独斗,企业融资注重资本运作而不向民间非法借贷,生活方式要读好书交好友做好事而不捧名人傍明星炫名牌,以此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扬优成势,建设好老区扶贫的示范区。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目前,省委统战部已协调省直统一战线19个成员单位,正在着力创建“同心·振兴广昌示范区”,并在全省启动了“千户示范、万人脱贫”行动,积极探索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扶贫模式。要进一步扬优成势,争取把广昌建设成老区扶贫示范区,引导各级统战部门照此模式帮扶当地贫困乡镇加快发展。
保持定力抓作风强基层严治吏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爱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饱含着对老区人民和江西工作的亲切关怀,又为加快江西发展、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落实到我省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全部过程、各个方面。
第一,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保持实干兴赣定力。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我省十六字方针。这既是对我省干部作风建设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今后抓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去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积极进展,重要原因就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抓干部作风、倡导实干兴赣,有效遏制“四风”,凝聚起了实干兴赣的强大正能量。改进作风非一日之功,必须保持定力,继续强化正风肃纪,不折不扣落实专项整治任务,精心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制度执行;进一步强化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说实话,办实事,见实效。
第二,持之以恒抓好“三大工程”,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总书记强调,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要重视基层风气问题,下大力气整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贯彻总书记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把“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的“一号工程”来抓,作为推进我省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平台来打造。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完善市、县、乡党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制度,加大党建工作考核权重,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形成独具我省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三,持之以恒从严管理干部,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彻底改变对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措施,切实把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的责任履行好、落实好。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守纪律、讲规矩意识,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落实谈话提醒、函询、诫勉等制度;突出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督促“一把手”依法依规行使权力;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的具体办法,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继续抓好选人用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结合巡视工作开展选人用人工作情况专项检查,对违规违纪选人用人的既要查处当事人,也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奋力谱写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省委常委、秘书长,抚州市委书记龚建华
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勉励我们“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作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州人民深切感受到一种温暖,更体会到一份责任。在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将上下同心、砥砺奋进,既重外援更重内功,内外兼修攻克贫困堡垒,夺取“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胜利。
外重“两接”,激活“输血”效应。一方面,承接好中央政策。进一步在“四求”上下功夫:以掘井及泉的韧劲“求深”,对每一项政策都要再研究、再分析,真正吃深吃透、把握精髓。以踏石留印的精神“求实”,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抓好各项工作和项目的落实。以触类旁通的思维“求广”,充分发挥海西经济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深化区域合作、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政策叠加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快马加鞭的势头“求先”,对鼓励支持先行先试的政策,主动对接,积极探索,快速推进,力争政策早落地、快见效。另一方面,对接好部委支援。积极深化“四个对接”:项目对接,全力加快项目策划、包装、争取和实施的步伐,重点谋划引进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战略性项目,夯实振兴发展的基础。人才对接,切实做好与国家有关各部委干部的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工作,为老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帮扶对接,全力配合、积极承接好国家有关部委、企业在抚州开展帮扶活动,鼓励支持他们参与地方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大力促进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化对接,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的实质性转化,让原中央苏区的广大群众分享政策红利、共享振兴成果。
内重“三业”,增强“造血”功能。一是因地制宜兴产业。着力加强产业扶贫,按照“因地制宜,相对集中,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战术”,重点实施产业连片开发,走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脱贫路子。二是广开门路促创业。乘省委、省政府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强劲东风,以及抚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的宝贵契机,大力植产业之“树”,造企业之“林”,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同时,引导、培训和扶持群众通过劳动创业增加家庭收入。三是负重拼搏干事业。牢固树立扶贫济困、全面小康的政绩观,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崇高事业,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建立特殊困难群众保障式扶贫的政府兜底机制,让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撒进每一个角落、沁入每一个人的心田。
查看评论(52)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