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修复编钟 专家修复编钟
专家小心翼翼地一寸寸清理主椁室的泥土 专家小心翼翼地一寸寸清理主椁室的泥土

  专家称海昏侯墓倾尽国力

  仅主墓修建就是个上万方土的大工程

  一个个新的考古发现,一件件新文物的出土,令人们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兴趣愈发浓厚。而海昏侯墓墓园的规模,也不禁让人感叹——要多少人花多长时间,才能修成如此庞大而完整的墓园?如果墓主真的是被贬至此的刘贺,他是如何用短短4年的时间,建成这样一座地下宫殿?对此,专家用了四个字概括:倾尽国力。不过,专家也表示,海昏侯墓在建筑上并没有极尽奢华,也没有人们通常以为会有的机关暗器、地宫等等。

  1 多少人多长时间才能建出如此大的墓园?

  专家:倾尽国力

  据了解,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错落有致分布着以海昏侯墓为核心的大小9座墓葬和一座车马坑。此外,墓园地面建筑各种要素齐全,祠堂、寝、便殿、厢房和墓园墙,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基址均清晰可辨。那么,这么大的墓,在西汉时期修建究竟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呢?假如墓主真的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那么在江西只住了4年就过世的他,是怎样建起这样一座墓园的呢?

  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的话来说,修建这个墓园,可以说是“倾尽国力”。“我们粗略算一下主墓,主墓深8米,是个长宽达17米多的方形墓,加起来有三百多平方米。按照这个墓葬尺寸,如果靠人工掘土的话,这可是一个需要动上万方土的工程。”张仲立向记者介绍说,主墓修建就是个上万方土的大工程,更何况整个墓园。“我们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仅主墓就挖出了6000方土,还不包括没发掘完成的部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怎样庞大的工程。”

  西汉中晚期以来,随着国力日渐强盛,厚葬风气盛行,随葬品也是需要花费一大笔人力物力提前打造的。很多古人都是从生前就开始修自己的墓,尤其是王孙贵族们,更是早早地就会选好墓地。如果这个墓的墓主就是刘贺的话,而他在江西仅呆了4年就去世了,并且,他被汉宣帝诏令削去三千户食邑,海昏国最后的人口并不多,只有一千户,这就意味着可能4年多来整个海昏国的人几乎都参与了修墓。“这一千户要修建这么大的墓园,在那时候工程压力是非常大的。可以说,当时修建这个海昏侯墓,海昏国一定是倾其国力来做的。”张仲立表示。

   2 墓内设置了防盗墓的机关吗?

  专家:没有,设置机关的古墓并不多

  《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小说里,盗墓者破解一个个机关进入墓葬内部的情景,总是令读者胆战心惊。尸毒、巨石、流沙、水银……提起古墓里的机关暗器,总是分外神秘。那么,西汉海昏侯墓里,是不是也有这些精心设置的机关,防止盗墓者侵入呢?近日,不少读者非常好奇地询问本报,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过程中,专家有没有发现传说中的防盗墓机关呢?

  对此,张仲立笑着表示,海昏侯墓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些神秘的机关,实际上,很少有古墓真的设置那些传说中的机关。“目前国内考古发现得比较完整、具有代表性的防盗墓机关,在秦始皇陵。大多数墓葬都是没有专门防盗设施的,因为没有必要,也起不到太大作用,一旦年久失修就废弃了。一般皇陵可能会有,但目前发现的也不多,更没有那些千奇百怪的机关。”

   3 海昏侯墓为何不是“火洞子”?

  专家:主椁室内有水,微生物无法产生

  以往一些汉墓在发掘过程中,总会有些怪异的发现,例如湖南的马王堆,就曾传说喷出“鬼火”,是个出了名的火洞子。网友“千纸鹤william”就在本报微信平台留言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在考古发掘时,有没有出现什么怪异的事?为什么没有像马王堆那样喷‘鬼火’?是专家没告诉我们吗?”

  张仲立解释说,实际上人们说的“火洞子”就是火坑墓,火坑墓出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墓葬被白膏泥和木炭等密封在地下深处的恒温恒湿环境中,墓穴中的物质变质,形成微生物发酵的环境,从而产生可燃性气体沼气。这种墓葬在南方地区的确是很常见的,但海昏侯墓并不属于这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公元318年发生在豫章郡的大地震,使原来的海昏县等豫章古县淹没到鄱阳湖中,也让海昏侯墓墓室坍塌,被地下水淹没。因为被水包裹着,就没有产生微生物,没有形成可燃性气体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