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铁1号线开通首日 许多市民争相乘坐体验南昌地铁1号线开通首日 许多市民争相赶来乘坐体验

  今天,对很多南昌市民来说,绝对是特别值得纪念的一天:南昌地铁1号线正式载客运营,标志着南昌正式进入“地铁时代”,南昌人的生活出行方式也将随着地铁的出现发生巨大的变化。上午8点开始,八一广场地铁站口便聚集了很多前来见证与体验的市民。10点45分,第一张地铁票售出。随后,新浪江西小编与很多市民一起进站开始体验南昌地铁1号线的“处女坐”。趋近午时,地铁站内人流越来越多,八一广场、秋水广场这些热门站点的场景让小编不禁想起之前在北京出行高峰时挤地铁的“盛况”。

广告

  整趟线路坐下来,从起点双港站开始,一直到终点瑶湖西站,都很难见到乘客稀少的车厢。可以说,新浪江西小编对南昌地铁开通首日最大的主观感受便是两个字:热情!热情!热情!(重要的事说三遍)。当然,背负着试乘体验任务的小编也不能只靠这两个字就打发大家,干货还是要有的,下面,就请大家板凳瓜子备好,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硬件+软件表现尚可:建的晚或许是优势

  提到地铁的乘坐体验,最简单就是从硬件和软件部分分开看。

  硬件方面,作为首次开通使用的地铁线路,“新”自不待言,就像很多人非常享受收到快递后打开包裹的那一刻一样,崭新的物件总是能给人愉悦的感受,地铁也是一样,对很多人来说,开通首日的每一站都像是新装修的建筑,置身其中总是感觉美好的。而从齐全完备的角度来看,南昌地铁的硬件也非常不错,从进站、候车、乘车、出站,必要的设施与设备一应俱全,基本能够满足出行乘客的需求。

  下面这些硬件方面的亮点虽然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地铁都已实现,但小编还是想再重复一遍:

  地铁内4G网络覆盖,三大运营商信号基本稳定。

  站内设有人性化的盲道、车内配有残障人士座椅。

  配有垂直电梯,运行良好。

  站内灯光明亮 指示信息充足。

  所有站台一律采用全封闭式屏蔽门,有利安全。

  软件方面,从志愿者、安检员、售票员、站内工作人员到车厢乘务员,都拥有各自统一的着装(一些制服的美观度也很养眼),便于乘客分辨与询问。而且,服务态度也非常不错,开通首日现场,最考验服务的莫过于自助售票机前的志愿者与工作人员了,从小编目睹的现场来看,不管是八一广场、秋水广场这样客流众多的站点,还是人数稍少的冷门站点,都能看到耐心讲解的志愿者与工作人员。而对那些第一次乘坐地铁的大龄乘客,从进站、候车、乘车、出站有不解之处也都能找到工作人员”求助“,因此,小编觉得软件方面南昌地铁1号线的首日整体表现也是不错的。

  因此,在小编看来,一直被吐槽的建设时间晚或许反倒是南昌地铁首日表现不错的最大原因,不管从硬件还是软件来看,“后进”的南昌地铁都可以在借鉴国内其他地铁早建城市的经验基础上避免已经犯过的大错。以小编坐过的北京地铁为例,建国初期就有的1号线的硬件水平,与如今的15号线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语,跟今天的南昌地铁比就更是呵呵了。可见,有了巨人的肩膀可站,南昌地铁开通首日也算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小槽点仍有蛮多:没有自助充值机 发热座椅很“凉快”

  不过,体验不错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在小编这个曾经的“资深地铁族”看来,南昌地铁的小槽点还是蛮多的。

  装修味仍很重:试乘期间,很多网友就在微博吐槽过地铁站内与车厢内的味道。@笨笨豚儿笨笨就说:“......车站刚装修完,味道还是很重,不建议长时间坐......”。今天乘坐时,小编也的确看见有好些敏感的乘客捏着鼻子碎碎念,看来味道还是很大的。

  没有自助充值机:开通首日,很多来乘坐地铁的市民都选择在自助售票机购票,但随着出行人群的常态化,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乘客选择使用市政一卡通,这时,有能对公交卡充值的自助充值机就很有必要了,毕竟,想给公交卡充值的人数也很多,与购票者一起都挤到人工充值点排队的场景想想也是醉了。

  车内语音播报声音过小:面对今天汹涌的客流,车内嘈杂的交谈声基本盖过了车内播报站点信息的声音,幸亏小编到的是终点站,否则一直在凝神静听等待报站的小编内心肯定是崩溃的。

  发热座椅很“凉快”:为了确认传闻中会发热的座椅是否足够暖和,小编反复抚摸座位的奇葩举动引起了隔壁乘客的侧目,直到他告诉我确实挺凉的小编才安心的加上此条吐槽。

  没有自助售卖机:地铁旅程有时也是孤独而寂寞的,有时也是会口渴的,这时,如果有一瓶饮料或水相伴,小编一定会对那个地铁站说三个字:“棒!棒!哒!”

  候车区语音播报只有普通话:额,小编觉得,南昌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应该考虑一下外籍人士的心理感受。

  不文明现象:今天小编看到几位让孩子不脱鞋就直接踩在座椅上的家长,内心很不开心。咳咳,言传身教,成年人不能教坏小朋友啊!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