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侥幸,高压反腐态势下依然不收敛不收手
潘金华收受的8.6万元,均发生在2013年和2014年期间,属于顶风违纪,是典型的不收敛、不收手。
他为何胆大包天?
“落马”后潘金华忏悔说,在他看来,红色旅游项目资金多由上级部门拨付,当地领导一般很少过问;和红色沾了边,出于对革命先烈的景仰,一般人很难将这庄严神圣的领域和贪腐挂钩,纪检监察机关也不会把“火”烧到此处,财政审计部门大都不会重点监管,而是一路绿灯放行。旅游局和项目部的其他人员,难以对自己这个一把手形成监管,在这样一个“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空间里,做些手脚外人根本不会察觉。至于那些承建商,有的是自己的同学,有的和自己称兄道弟,关系都非常亲密,他们靠这些项目赚了好多钱,更何况在工程进度协调和工程款结算等方面,自己也出了不少力,他们不会出卖自己!
就是这样的错误认识,让潘金华心存侥幸,甚至有恃无恐,在违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5年9月初,承建赣东北特委旧址停车场的城效村委会3名村干部接受组织调查后,潘金华的妻子和单位的班子成员、会计都询问过他是否和他们存在不正当经济往来,是否需要向组织坦白,都被他矢口否认。9月中旬,按照上级部署,乐平市要求各单位领导干部对违规插手工程建设领域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并明确凡在9月底自动退出的,给予宽大处理。但潘金华依然无动于衷。就这样,一次次葬送了自我救赎的机会。
办案人员告诉笔者,在潘金华的办公室里,有一张他和几个同学的合影,其中两个人早些时候已因贪腐问题被判刑,按常理多数官员是忌讳公开摆放的,但潘金华一直不以为然,这到底是反映了他对同学情的重视,还是表明他相当自负,低估组织的调查能力,认为被抓的都是无能之辈,而自己可以一直瞒天过海,不会被揪出来?
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查看评论(1)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