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李豆罗,一个南昌市民耳熟能详的名字,一张大家再熟悉不过的面孔,今天又一次走到了全国的聚光灯下。

  这次,不再是因为他身为南昌市政府部门的领导,也不是“花40年时间从农民做到市长”后“用4小时从市长做回农民”的转折,而是因为他在“休政回乡”这些年推进西湖李家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被评为“CCTV2015年度三农人物”。

广告

  卸任回乡

  2010年,卸任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职的当天,李豆罗就回到了老家进贤县前坊镇西湖李家,着手实施早在40年前就开始谋划的新农村建设梦。

  高官卸任,回家务农,图的什么?李豆罗说,人不管飞多高、走多远、官多大、赚多少,都想让故乡变得更美好。而他要回到老家搞新农村建设,既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也缘于自己心中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三农情节,因为自己出生在农村,而且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

  西湖李家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村庄,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为规划、建设好这个村庄,李豆罗早在当大队书记时就对村庄的整体建设进行了规划,并一直严格执行至今。因而当他40年后再回西湖李家时,整个村庄农房建设成行成排,十分规范。

  建设新农村,李豆罗有着自己清晰的思路:按照“先村庄、后田庄,先村容、后文化、再产业”的步骤,打造“红石路、马头墙、碧绿水、满村树”特色,把西湖李家建设成一个“山水化、田园化、农耕文化”,“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让“农村就是农村、农村就像农村”。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李豆罗采取乡邻相筹、友人相帮、项目相凑的办法筹集资金。对待友人赞助,李豆罗说一块钱不嫌少、一万块不嫌多。同时,他还积极争取农业、林业、水利、公路等项目资金。李豆罗笑说,自己成了“南昌市最大的乞丐”。

  李豆罗说,西湖李家搞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传承华夏文化、恢复古村精华、重墨青山绿水、美我故乡天下。为此,李豆罗对村内破旧甚至倒塌的破牛栏、破猪栏、露天厕所、破旧茅房等建筑一律予以拆除和清理,对拆出来的旧砖、旧瓦、旧木料,村集体按新建材的市场价向村民购买。这样一来对村民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又为村庄上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修旧如旧”留下了难得的建筑材料,一举两得。

  专注传统

  李豆罗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伟人讲业绩,学生讲成绩,我既不是伟人也不是学生,在一个地方工作,就想留下一点痕迹”。回到西湖李家开展新农村建设几年来,李豆罗按照他当初制定的“古村神韵、田园稻香,塘中莲藕、山间鹭翔,农家饭菜、湖边泳场,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中华文化、继承弘扬”目标,把村里的房子修了一遍,用他的话说就是“在破絮袄子上罩了一件苎布褂子”;把道路修了一遍,全村巷道全部铺上了红石;把山塘水库深挖了一遍,把荒山绿了一遍,把旱地水田整了一遍,这“一点痕迹”,可谓改天换地。

  如今的西湖李家,打造了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恢复了古朴厚重的村庄风貌、活化了悠远浑厚的农耕文化。在拆除乱搭乱建的基础上,李豆罗重点在屋、路、场、灯四个字上做文章,硬化了道路广场、绿化了山间路旁,复活了东西两水、整理了村容田庄,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水面净化、民宅美化。荒山披绿,生态更好,吸引了大量的白鹭、天鹅前来栖息。如今的西湖李家,春天桃红柳绿,夏天荷花争艳,秋天桂花飘香,冬天天鹅戏水,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村。李豆罗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我的房间是三星级,窗外的空气、山水是七星级。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

  生态要美,文化要活。李豆罗在村里建了3条长达4500米的文化墙,在文化墙的215个红石门楼上刻上了《二十四孝》、《三字经》和李氏名人图象及文字介绍;在村里的红石广场四周摆了6本石头书,刻上了村歌、村史、村赋、村图等;在村里开展“评优争模”活动,评选优秀村组干部、优秀村民、优秀少年、好父子、好婆媳、好兄弟、捐款模范、放牛模范、卫生模范,引导村民崇德向善,以淳化民风。

  值得一提的是,李豆罗做了大量传承农耕文化的工作,兴建了3幢总面积为2100平方米的农博馆,并分别建造了甲弟馆、农耕馆、作坊馆和明堂馆,专门陈列以前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并恢复了“龙灯舞、龙舟渡、采茶戏、陇西谱”四个民俗项目,还对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的活动进行了创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全村千人同吃百桌年饭,老人坐着吃、年轻人站着吃、小孩边跑边吃;清明节,全村村民聚集在祖坛前,集体举行祭祖仪式;中秋节,全村老少聚集在打谷场上,围坐在贴有24节气的24张桌子边,祭月之后烧圣塔,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再登征程

  回到老家搞新农村建设这几年,李豆罗自言每天是“白天抓进度、晚上抓调度、睡觉想思路、起来找出路”,“以前是没人说我的坏话,现在是没人说我的好话”,几年下来一直“好苦、好累、好气”。但这几年,西湖李家开过全国的会、登过全国的报、上过全国的电视台、拿过全国的奖,事情终于做成了,也让他觉得“好欣慰”。

  在去年西湖李家中秋烧圣塔民俗活动上,来自广东的游客颜惠玲深有感触。她说每年到了中秋节,东莞的农村最多只在门口挂几个灯笼,而像西湖李家这样具有浓郁文化韵味的民俗活动基本没有。来自黑龙江的孙景华则说,烧圣塔、迎中秋、庆丰收,这样古朴的乡俗文化让人耳目一新,也非常震撼人心。被震撼到的,还包括年轻男女。90后女孩艾楚楚一直在用手机拍照,然后发到微信朋友圈上与朋友分享。她说:“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烧塔活动,以前都没有见过。这种乡土气息浓厚的传统文化活动,应该保存下来、延续下去!”

  ……

  2012年生日当天,李豆罗写了一首名为《生日励志》的七言诗:休政回乡当农民,策马扬鞭又登程。任凭征途千般苦,留点痕迹后人评。这既浓缩了他对自己人生的感悟,又表明了自己永不懈怠的心志。如今,获评“CCTV2015年度三农人物”称号后,李豆罗又将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扬鞭策马,再登征程。(记者 吴思勇)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