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昌市2016年“道路交通安全南昌行”活动正式实施,在此次新实施的活动内容中,有一项内容为“推广‘民间道路长’制度,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看到此处,相信很多网友也和新浪江西小编一样好奇这个“民间道路长”是个什么官,这个“民间道路长”制又意味些什么。为此,我们搜集了相关信息,在此替大家探个究竟。
什么是“民间道路长”?
据南昌市政相关人士,与“河长”、“湖长”等官员不同,“民间道路长”其实就是志愿服务者。
“民间道路长”充当市政设施监督员,主要工作职责是义务参与人行道和车行道的市政设施监管,发现人行道板缺损、松动、盲道缺失、车行道路面沉陷坑洞、违法占用或挖掘道路等问题,并告知市政道路管理部门及时处置。
“民间道路长”的具体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南昌“民间道路长”的工作内容一般如下:
第1步:巡查发现问题,利用微信发送道路病害信息(道路名称、道路病害具体点位及图片等)给南昌市数字城管微信平台。
第2步:南昌市数字城管微信平台受理并在2小时内派发给管护单位处理,派发的信息同时用微信告知“民间道路长”。
第3步:相关管护单位接到任务信息后,48小时内处理(修复)完毕,不能按时处理(修复)的,要说明具体原因。处理(修复)后的信息及图片也要反馈数字城管微信平台。
第4步:南昌市数字城管微信平台将派人员核实相关信息,并将道路病害处理结果反馈“民间道路长”。
担任“民间道路长”要符合什么条件?
应征“民间道路长”的志愿者应符合一些基本条件。如遵纪守法,具有奉献精神,并有时间从事该志愿服务工作;身体健康,年龄为20-55岁(性别不限)。
当然,志愿者居住或工作地点最好与拟监管的道路较近,观察能力比较强,还得会玩微博等手机社交APP,动手能力要较强。
薪资待遇如何?
相关人士表示,“民间道路长”是没有工资的。南昌市城管委将根据“民间道路长”志愿者提供的道路“病害”信息量情况,给予每月1G内的免费流量作为象征性奖励。
“民间道路长”制何时开始实行?
其实,早在去年8月,南昌市城管委便已发布消息向社会招募“民间道路长”,并先期在八一大道、阳明路等33条道路进行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在全市逐步推广。
因此,此次推广可以可做是初期试点的反响较好。至于“民间道路长”制,应该是即日起实施。
南昌还将实行哪些道路交通新政?(详情见下页)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