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日报江西政读小编获悉,10月14日下午,影片《邹碧华》上海首映式在上海影城东方巨幕厅举行。
据悉,影片真实生动地描述了被誉为“时代楷模”的人民法官邹碧华的感人事迹,从多方面对邹碧华的理想追求、奉献精神和改革实践作了生动的艺术诠释,精心塑造了一位为司法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法制建设“燃灯者”的银幕形象。

邹碧华,是土生土长的潦河之子,生前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1967年1月18日,邹碧华出生在奉新县。父亲邹连德对儿子寄予厚望,给儿子取名碧华,代表“碧丽中华”之意。从小,邹碧华随外婆在奉新县赤田镇塘下村长大。
少年时代的邹碧华在众人眼中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984年,邹碧华以奉新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8年,邹碧华进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工作期间,他凭借扎实专业功底,攻读了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法律界知名的“学者型法官”。
出于对家乡的眷恋,在一次与奉新县一中的同学聚会上,特意返乡与同学相聚的邹碧华动情写下了一篇文章,表达其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之情:
当我离开家乡的时候,阳光正静静地照着潦河的水面。
白色沙洲上,飞鸟们正自由地玩耍。
岸边金黄色的油菜花,似乎透过清凉的空气向我招手,又似乎在开怀地欢笑。
那欢笑中有宁静,有智慧,有成熟,也在暗示着秋天的果实。
于是我不禁想到,生命中最为可怕的,不是青春的流逝,比那更可怕的,是生命热情和诗意向往的流逝。”
信息日报江西政读小编注意到,邹碧华对于家乡的感情不仅仅是通过文字表达,还身体力行,给奉新县的基层法官讲课,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关心着家乡法制建设的发展。在2011年4月,受奉新县法院领导邀请,时任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院长的邹碧华来到奉新县法院,给家乡法官做了一场主题为“要件审判方法与庭审技巧”的专题讲座。
“法官当如邹碧华”
信息日报江西政读小编获悉,在投身司法事业26年里,邹碧华先后指导或参与审理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010年,邹碧华的专著《要件审判九步法》在法律界引起轰动,连续两年成为法律出版社的畅销书。很多一线法官评价“这本书逻辑清晰、思路严密,审判时按图索骥,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他尊重保障律师权益,组织制定了《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推动律师诉讼服务平台建设,受到律师界的广泛好评;他创造性地将信息化手段、大数据、统计学理论等前沿性技术引入司法改革......
2014年12月10日, 邹碧华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7岁。
邹碧华去世后,整个法律圈震惊,甚至在许多普通市民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世间已无九步法,法官当如邹碧华” 、“燃灯者邹碧华”、“他的离去是上海乃至中国司法界的一个损失”……各界人士对他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被称为“邹碧华现象”。
2015年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共上海市委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追授邹碧华"全国模范法官"、"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5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分别追授邹碧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在邹碧华的追悼会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崔亚东说,“法官当如邹碧华”是各界人士对他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的最佳注解。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