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为加快推进江西气象高质量发展,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江西省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

  到2025年,气象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以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为鲜明特色的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到20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综合能力进入全国强省行列,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以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为鲜明特色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全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通知》确定了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1

  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气象深度融合应用。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推进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长江中下游水稻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柑橘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南方暖云人工增雨试验基地建设。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和优化科技资源,深化协同创新,推动气象重点领域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2

  提升气象服务保障基础能力

  提升精密气象监测能力,强化地基垂直遥感探测,地面气象观测站平均间距达到5公里以下,天气雷达探测有效覆盖率达到90%以上,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时空分辨率。

  提升精准气象预报能力,建立协同、智能、高效的气象综合预报预测业务平台,不断提升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提前量,逐步形成“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气候异常。

  提升精细气象服务能力,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能力,建立智慧精细、开放融合、普惠共享的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气象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能力,发展全方位、多视角、广覆盖、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全场景民生气象服务。

  提升气象信息支撑能力,研制高质量江西特色气象数据集,拓展气象数据应用领域,提高气象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

  提升基层气象现代化水平,推进智慧气象台站、多功能气象台站和特色气象台站建设,推动基层台站“一站多能”高质量建设。

  3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实施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制度,持续完善强降水“631”风险预警应对工作机制,强化极端天气防灾避险,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优化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小区广播等技术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编制印发公众、重点行业、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党政领导、中小学生等重点群体教育培训体系。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水平,推进全省地面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发展安全高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和高性能增雨飞机等新型作业装备,发展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4

  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增强交通气象保障能力,开展分灾种、分路段、分航道、分水域、分铁路和民航线路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

  深化“气象+”赋能行动,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

  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气象保障能力,推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江西)、大南昌都市圈、赣州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实施的气象服务示范区建设。

  5

  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保障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开展气象AI无障碍全媒体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村、山区、边远地区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

  提升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水平,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研发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触手可及的气象服务产品,推动气象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健全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建立实施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人员提前转移机制。

  6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江西分中心建设,建设覆盖设区市级城市以及典型生态类型区的温室气体观测网,加强碳源汇动态监测评估,增强碳达峰碳中和气象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探索建立气候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气象公园、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气候生态品牌,发展“气候+”全域旅游业态。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建立“一江一湖五河三屏”生态保护红线区、“一带二核三网六区”生态修复区等重点区域生态气象服务机制。

  7

  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气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气象杰出人才、气象领军人才、首席气象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的青年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形成气象高层次人才梯队。

  加强气象人才培养,积极支持高校强化气象类本科专业建设,促进气象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形成高水平气象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台站从事气象工作,优化基层岗位设置,在基层台站专业技术人才中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夯实基层气象人才基础。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