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绿皮车、动车、高铁,从无座到卧铺,选择多多。可翻看列车时刻表,你会发现,动车简直是“夹缝中求生存”。(3月10日《河南商报》)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各地纷纷迎来了“高铁时代”,极大地改变了空间距离,各地民众也纷纷感受到出行的便利。然而,在众人为高铁给生活带来改变而点赞叫好的同时,也有唱“反调”的声音,甚至创造了“被高铁”这样一个概念。但在笔者看来,“被高铁”或许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假想,而实际是个伪命题。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所谓的“被高铁”,顾名思义,是人们不想乘坐高铁而又被逼无奈只能坐高铁,也就是说在人们出行的时候只有高铁这一个选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没有高铁之前,我们照样是来往于各地,虽然因为高铁的开行或多或少使其他速度等级低的火车有所减少,但是公共汽车是依旧存在的,要知道铁路基本都是在公路存在之后才出现的,且不说高铁暂时还有很多去不了的地方,而公路也不会那么脆弱地看到高铁来了就放弃生存。除此之外,私家车、轮船、飞机等都是现实存在的选择,故而不存在非要坐高铁才能出行,只不过是高铁的出现,让我们又多了一个选择。
其次,高铁时代的来临,完全是科技进步的一大产物,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人类最原始的交通工具靠的是双脚,但是随着马车、轿子、帆船等代行工具的出现,人们很快放弃了用双腿远行。而随着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先进交通工具陆续出现后,人们的选择再次改变了,很自然地放弃了以往的交通方式。事实就是如此,这是现实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的目光也不能停留在过去,否则人类社会便无法进步。所以,当高速成为未来交通工具的必然趋势时,我们不可能放弃它而选择落后于时代的交通工具,尽管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的精神需求愈来愈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当听说要通高铁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当地老百姓,似乎都十分期待,甚至很自豪,只因为高铁不止会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将彻底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尽管普通的火车价格便宜些,但相比便捷的出行条件,舒适的旅途环境,相信多数人还是很愿意接受价格稍贵的高铁,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坐更加昂贵的飞机了。
事实上,当期待已久且能带来便利的事物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岂有拒绝的道理。或许我们习惯了廉价火车票的高性价比,尽管以前也有不满足;亦或我们还是想着低价换高标准待遇的便宜事,欲借所谓的“被高铁”的舆论打压带来高铁票价的降低。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想,究竟我们是否真的“被高铁”,只能期待时间和事实来证明这一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