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人民诉求
在治污方面,经济发展与人民诉求成了一道选择题。
8月5日,乐平市委书记吴龙强在“污染防控”工作通报会上表态:“在经济发展和人民诉求发生冲突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诉求摆在第一位。”
塔山工业园区距离乐平市区约9公里,停产10余天后,乐平市区已没有了此前的刺鼻气味。
工业园周边村民称,期待政府这次是真的“铁腕治污”,没有太多奢求,能保持现状就心满意足了,但同时又担忧污染死灰复燃。
乐平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黄俊向长江新闻记者强调,这次工业园区的停产整改以及复产考核非常严格,“什么时候环保整改好了,什么时候才能复产。”
“企业不生产,空气质量就好了。”黄俊称,现在24小时巡查,没有企业敢私自生产。
汪伟星是乐平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分管环境监察工作,他称,“环保以前也在做,现在出了问题,原因是老百姓要求越来越高了!”
对于何时复产,汪伟星称没有时间限制,企业整改好了就复产。他也坦言,停产对企业确实有损失,但停产也是无奈的倒逼手段。
公开资料显示,乐平市综合经济实力长期保持在江西省十强行列,2009年财政总收入迈上10亿元台阶,2013年已突破30亿元大关,塔山工业园对此贡献颇多。
有知情者向长江新闻记者透露,工业园区的不少企业,都是政府招商引资的项目,他们在进驻园区和生产等方面,可以说一路“绿灯”,但这一切与维稳相遇后,显然已不占优势。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潘欧文称,多年来政府“低标准”招商引资,污染累积引发群体性事件,政府转而用“高标准”来要求企业,以此安抚民心,但很可能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复工遥遥无期,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陷入僵局。
“如何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考验着地方领导的管理智慧。”潘欧文认为,对待污染企业,政府不能“一刀切”,重点是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查看评论(135)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