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积极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政策,森林植被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得以恢复。然而,野猪泛滥成群,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危害,使得一些林区农作物有种无收,造成田地荒芜。记者近日获悉,去年年底,相关部门将武宁县、万载县、资溪县、遂川县、婺源县5个县列入全省野生动物狩猎试点,全面规范各地的狩猎工作。

  有人无枪支 猎杀指标难以完成

  其实早在2002年12月4日,武宁县就组建了猎民护农狩猎队,统一配置了猎枪和猎弹,并依法取得了狩猎证和持枪证。2006年7月4日至2010年4月30日,我省向各地下达每年限量捕杀1万至2万头野猪和华南兔的计划,猎杀比例为10%。省野保局动管科介绍,2008年,由于冰冻灾害的影响,我省没有批复各地野猪猎杀计划。

  根据武宁县护农狩猎队的统计,该队2003年猎杀野猪300多头、2004年500多头、2005年400多头……2013年492头,2014年713头,平均每年猎杀野猪400头左右。

  虽然各地呈送的猎杀野猪报告批准了,但执行难度很大。因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省公安部门开展“收枪”行动,将村民的猎枪(铳)以及铁夹子等捕猎工具全部收缴,现在地方基本上已没有了猎枪。另外,在资金缺乏、政策瓶颈等制约下,各地执行“野猪猎杀令”更是力不从心。

  由于农民手中的猎枪早已被公安机关收缴,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又多外出打工,人们只有靠挖壕沟、拉大网等方式猎捕,因此进展缓慢,造成指标很难完成。

  鄱阳县野保站工作人员称,由于枪支管理严格,猎捕队缺枪支,目前他们能做的是驯养一部分野猪。

  猎物不能卖 遭遇资金短缺问题

  武宁县护农狩猎队队长潘明表示,2002年,狩猎队成立之初,有10余名当地民间专业捕猎人,后来慢慢吸收新成员,如今已经发展到36名队员。当地百姓发现有野猪出没,便会与他们联系,但狩猎队有时实在忙不过来。

  “人员、资金等方面都存在困难,也打不了那么多。”潘明说,狩猎队目前没有获得任何政府的补助资金,林业部门只是免除了按规定应交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费。就连购买猎狗,也是队员个人出资到湖南、贵州等地购买的。为了保证枪支安全,队员们自掏腰包,购买大型保险柜保管各自的猎枪。

  据介绍,以前如果周边地区遭遇野猪泛滥的情况,会邀请有经验的武宁县护农狩猎队进行捕杀。但现在根据相关规定,不允许狩猎队越界行动和猎捕其他野生动物。目前,武宁县护农狩猎队只能受邀到其他县市进行狩猎培训,而且不能携带枪支。

  潘明说,更让队员们捉襟见肘的是,由于猎物不能买卖,难以弥补狩猎的各项开支。由于没有财政补贴,狩猎基本都是公益性质,迫切希望将捕杀的猎物变现,以弥补每年的资金缺口。一个好消息是,省野保局已经同意考虑为他们办理相关的经营许可证。

  推行试点县 狩猎将更加规范

  在武宁县,野猪的活动范围已缩小到山边农田,不敢去开阔地,白天出来活动的次数明显减少。而彭泽县野猪活动范围大,甚至已到了城区周边城镇。

  去年,根据赣公治字[2014]550号《关于开展规范狩猎试点工作的通知》,武宁县、万载县、资溪县、遂川县、婺源县5个县正式列为全省野生动物狩猎试点县,成立护农狩猎队。

  省野保局相关人士介绍,此次试点县就是坚持民生为本,重视护农狩猎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组织体系,依法组建狩猎队。为更好地为农服务、维护生态平衡,省公安厅、林业厅组织会商,针对部分野生动物特别是野猪种群数量过大,影响农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问题,拟制定出台《江西省狩猎管理规定》,对全省狩猎组织、狩猎动物和狩猎枪支管理进行全面规范。

  据了解,对遭受野猪破坏的庄稼和果树,政府正在考虑出台措施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目前,全省不少地方对野猪进行驯化,让“猪害”变成“猪利”,也不失为一条农民致富的门路。

  江西日报记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