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朝阳大桥。许南平摄航拍朝阳大桥。许南平摄

  本报南昌讯 (记者余红举)5月18日上午,南昌市首次采用投资、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的朝阳大桥通车,南昌第二条湖底隧道——象湖隧道一同通车。17日下午,记者驱车体验,以时速50公里从红角洲(朝阳大桥西头)上桥至朝阳新城,只花了12分钟。

  10时左右拆围挡通车

  朝阳大桥是我省第二座、世界第五座双层汽车、人行双层桥,是目前国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斜拉桥。南昌市政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波形钢腹板减轻了大桥自身重量,加快了建设过程中的拼装速度。朝阳大桥施工期只有28个月,而同类桥梁需30至36个月。”

  “不举行通车仪式,10时左右,拆除围挡后,车辆可以自行上下桥。”据朝阳大桥项目部负责人邓国良介绍,伴随朝阳大桥一同通车的还有象湖隧道,今后红角洲片区的车辆可由九洲大街穿过象湖隧道抵达施尧路。象湖隧道工程是我省目前最长的湖底隧道,位于象湖景区中部,是朝阳大桥——九洲大街——象湖隧道——广州路东西向干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西起子羽路,东至迎宾大道,为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

  朝阳大桥通车,将打通“南环快速路”(昌湾大道—前湖大道—朝阳大桥—九州大街—广州路)。同时,在桥东的朝阳洲片区设置了一个定向全互通立交分别与沿江快速路、九洲高架、九洲大街、象湖隧道相接,全线无交通信号灯。

  行人非机动车预计7月通行

  朝阳大桥机动车道设计为双向八车道、时速60公里,将极大地缓解昌南、昌北跨江通道的交通瓶颈。

  17日15时,记者从红角洲上桥驱车前往朝阳新城只用了12分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通道。当天下午,朝阳大桥桥面,仍有不少工人进行作业,调试灯光,完善道路导向标。记者采访时,不少想提前体验的市民被保安挡在围挡外。一名骑自行车的大爷告诉记者,期待朝阳大桥通车已久,这段时间一直下雨,趁着下午天气好,想上桥看看。据了解,18日朝阳大桥通行的是机动车辆,行人非机动车预计7月份可以通行。邓国良说:“因为钢构的非机动车道是室外电焊作业,受天气影响比较大,一旦下雨无法进行作业。”

  外地车辆不禁行

  此外,南昌市因地铁施工,对南昌大桥、八一大桥实施外地车牌限时禁行,新通车的朝阳大桥不实行禁行政策。对不少原来通过绕道生米大桥进入洪城大市场的外地车牌车辆来说,通过朝阳大桥进入洪城大市场的时间至少节约15分钟。

  提升辐射带动力

  南昌市核心区的旧城区总面积约21平方公里,该区域容纳了近40万人口,呈现建筑密度过大、基础设施负荷过重的现状。南昌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阳大桥的建设能有利于改善老城区生活环境,有效引导城市空间向新区拓展,适应南昌“一江两岸”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发展的要求。

  朝阳大桥为南昌市“十纵十横”干线路跨越赣江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南昌市重点开发地区朝阳新城和红角洲地区的一条快速通道。据了解,该桥的通车,将大大缓解南昌市跨江通道的交通压力,减轻南昌大桥、生米大桥、八一大桥的交通压力。同时,作为南昌市规划建设的城市快速通道的控制性工程,东接沿江快速路、九洲高架,西侧通过前湖快速路连接新建县、湾里区并与枫生高速、西外环高速路相接,朝阳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推进南昌市“一江两岸”规划总体实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南昌的核心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