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证据之十】:

  大量“昌邑”字样的器具证明曾为昌邑王

  在西汉大墓内,发现有大量书写“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字样的漆器。在东藏閤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青铜器有壶、尊、鼎、釜、臼、杵、勺等,有的青铜器上有“昌邑食官”、“籍田”等文字,铜鼎、铜缶、铜长颈壶等青铜器造型也十分精美。这些“昌邑款”的漆器,制作时间正好是刘贺当昌邑王的时期。在省博物馆《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成果展》中,就展出了一个保存十分完好的青铜豆,上面清晰地刻有“南昌”二字,为确认墓主的身份提供了依据。有专家推测,昌邑应该就是用来指代昌邑王的“年号”,或许是第一代海昏侯将山东封地认为是“北昌邑”所在地,即使被贬南下,仍认为自己是昌邑王,把海昏侯国视为与山东相对的“南昌邑”,一系列的礼制规格也继续保留王的地位。据推测,刘贺被拥立为皇帝是昌邑十三年之时,也有可能这些器物是后来跟随刘贺南下的。

  据了解,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在建昌县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内,有大坟一所,小坟二百许,旧称百姥冢。此次考古发掘的南昌西汉大墓与史料记载的刘贺墓位置非常接近。南昌西汉大墓发掘已经历时近5年时间。目前主棺清理发掘工作正在进行,预计本月底可以揭晓墓主身份等信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