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胜利路

  南昌也不例外

  以前南昌人每到周末必去胜利路~

  这里曾是南昌最繁华的商业地段

  但如今

  商铺空置、甩卖频频、门可罗雀

  为何胜利路步行街每况愈下?

  政府部门又有哪些措施为步行街“问诊”?

  为此,记者就此事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状

  步行街成“甩卖街“ 空置率达四分之一

  4月13日上午9时许,记者走进胜利路步行街,整条街人流量不大,而且大部分行人对两边的商铺似乎并不感兴趣。记者还未走200米,就见到接连三家服装店在清仓甩卖,打折的服装已低至30多元/件。记者走到步行街中段,看到卖板栗的店铺在打折,走完全长960米的步行街,有30多家商铺在甩卖,都是一些小品牌,以服装类居多。

  “我是从步行街到中山路去,不逛街只通行。”市民马先生告诉记者,步行街生意不太好,除了几个大的黄金珠宝品牌,不仅没有叫得响的牌子,现在这里还成了“甩卖街”。多家店面空置,门前张贴了招租告示。

  记者来到南昌市东湖区步行街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步行街曾经有230多户商家进驻,现在空置率大概有四分之一。

  房租比十四年前反下降20%

  采访中,该相关负责人对胜利路步行街曾经的辉煌多次发出感叹。据该负责人介绍,2004年,步行街生意最火爆,当时这里的店面租金一度和中山路店租齐肩,达到800-1000元/平方米,现在的店租反而下降了。

  记者随即试着拨打步行街几家商户的招租电话,询问店租价格,发现普遍店租价格在600-800元/平方米,比起14年前下降了20%左右。“这里的生意早就不如以前了,我也是从别人手里租来的店面,亏了近半年,实在维持不了只能招租,步行街店面的租金在商业街里算是低的。”商户万先生告诉记者。

  探因

  无停车场、提升改造影响“人气”

  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胜利路步行街如今的萧条呢?该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说商业体和电商对步行街的商业有所冲击,但她认为不是主要影响,因为南昌的胜利路步行街是有固定消费群体的。有些原因确实影响了步行街的“人气”。比如步行街周边的改造施工对消费客流有影响,周边的商业综合体也抢走了部分消费者,还有周围没有大型停车场,难以吸引高端客户。

  步行街从2014年7月开始进行提升改造,去年竣工后整条街没有绿化,加上新引进的地下商场路口、通道太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步行街的“人气”造成了影响。

  品牌准入门槛低 店铺产权复杂难统一招商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步行街里大品牌不多,无法吸引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和其他商业体相比有明显差距,也降低了这条商业街的档次。”该相关负责人说道,步行街管委会多年前就打了报告,提出要设置品牌准入门槛,比如北京一商业街要求进驻的商家账户资金在500万元以上。品牌层次上来了,商业街的档次也上去了,这些品牌就会拥有一定的客户群。

  此外,步行街内的店面产权比较复杂,有企业的,有大集体的,还有开发商的,无法统一对外招商,形成“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局面,步行街管委会只能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增加人气,但这些活动举办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周边居民休息,对步行街的“吸粉”可谓杯水车薪。

  支招

  东湖区商务局:转型主打特色餐饮和小商品

  对于这条曾经辉煌的步行街遇到的困境,有何解决办法?13日中午,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东湖区商务局局长焦旭晖,他表示,周边建设施工以及无停车场等现状,确实给步行街造成了人气下降的不利影响。但是步行街业态单一、同质化产品多也是原因之一。

  为此,东湖区商务局多次调研后,已在引导商户错位经营、谋求转型,丰富步行街的消费服务功能,部分商户也尝到了转型的甜头,正在逐步完善经营范围。“步行街目前分为地上、地下商业两块,地上商业以前以服装为主,现在我们在引导商户转变经营范围,以打造特色餐饮为主,增加娱乐消费项目。而地下商城则全力主打小商品市场。”

  焦旭晖还说道,东湖区正在和地铁公司协调,希望实现地下商城与地铁出入口无缝对接,实现“地下买东西,地上消费“的综合式、体验式消费。东湖区政府还将借鉴外省城市步行街的好的做法,由政府介入并争取一些扶持优惠政策,为步行街引入新的经济元素和经营模式,尽全力帮助商户改善经营状态。

  经济学家:通过新媒体打造“智慧”步行街

  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谢教授表示,全国各地步行街的消费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为年轻消费群体提供便捷的服务就等于将他们吸引而来。胜利路步行街应该通过新媒体打出自己的品牌效应,并通过提升相应的新媒体功能打造成“智慧“步行街。

  比如:推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作为核心信息平台,消费者可通过该平台获取整条步行街商铺的优惠活动信息,并享受配套服务,如购物积分换打车券等;实现步行街区主要商厦WIFI全覆盖,提供精准的消费需求,为进入街区的消费群体提供最大的便利。

  你现在还会逛胜利路吗?

  来源| 南昌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