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史家小学校长王欢带来的提案与疫情防控息息相关。她建议,加快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以促进学校卫生事业全面提高。

全国政协委员王欢。受访者供图全国政协委员王欢。受访者供图

  现状:

  校医兼职人员数量较高

  王欢介绍,我国在1990年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在2008年颁布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在上述文件中国家明确规定: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数量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在2018年《中国中小学校医室工作现状》的研究中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18个县市、923 所中小学校进行调查,只有518所学校配备校医室,校医室配备率59.37%。校医室卫生人员共538名,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人员的工作途径以本校教师转岗为主;兼职人员数量明显高于专职人员数,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占比例最低。

  王欢表示,根据目前了解到数据资料显示,全国有很多地区学生数量不管是低于600人的学校还是高于600人的学校,配置的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依然是保健教师。有些学生高于600人的学校虽然配置了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但是配比没有达标。

  建议:

  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为学校标配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王欢带来更多思考,她说:“近年来,学校卫生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如果遇到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师生突发疾病以及意外伤害时,校医能迅速地做出初步判断、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所以王欢建议,修改相关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规定,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成为每所学校的标配。在标配的基础上,按学生600:1的比例增加人员设置。

  进一步规范学校卫生室、保健室工作规程

  王欢在调研中发现,限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办理条件,有很多学校即使有医学背景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担任校医岗位,但是也不能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学校卫生机构也只能作为保健室存在。

  王欢建议,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再进一步研究学校卫生机构的职能定位,明确哪些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哪类学校可以设立保健室,并进一步规范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的工作规范,避免出现无证从医的现象出现。或者为具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校卫生机构办理特定医疗机构许可证,并明确相关执业范围。同时,她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明确规定校医的工作范畴。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王欢表示,目前从事中小学校医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来源是社会招聘和毕业生招聘两种途径,其中社会招聘占比较大。社会招聘的人员多是在其他医疗机构从事护理、临床专业的人员,“不过即使这些有医学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校医工作后,由于岗位的不同,专业的不同,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才能胜任校医岗位工作。”

  鉴于学校卫生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王欢建议从国家层面有针对性地培养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学校卫生的专业领域所属,建议有关部门在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开展学校校医定向委培招生培养工作,为全国中小学校校医的配置工作提供后备力量。

  此外,王欢也建议制订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人才培养政策,保证校医队伍的稳定发展。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