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汤女士把儿子小明(化名)带到龙河星城某室内游乐场玩耍,期间汤女士有事离开了一会,6点多的时候,当她赶回游乐场时,发现小明在一旁哭泣。汤女士忙问怎么回事,小明说,刚才在玩耍的时候,他和一名女孩发生了争执,女孩的妈妈就踢了他的肚子一脚。

  汤女士于是向警方报警,万载县公安局康乐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到现场,经过多方调查,最终将打人的女子黄某(42岁、万载鹅峰人)口头传唤至派出所。

  黄某说,当天下午她带着女儿也在游乐场玩耍,当准备离开时,女儿跑过来说有个男孩打了她,于是她找到男孩小明,要小明的家长过来解决事情,但小明不肯告诉她自己家长的电话,黄某气不过,就朝着小明的肚子踹了一脚,然后带着女儿离开了现场。

  目前,黄某因殴打他人已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经常发生

  那么当孩子打架以后

  做父母的应该如何处置呢

  小编给大家几点意见 仅供参考

  01

  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妄断是非,使矛盾复杂化。

  家长首先要明确一点,孩子之间的纠纷大多都没有是与非。譬如,两个孩子去草丛中找蜗牛,同时看见一只大蜗牛,都想据为己有,一个说:“是我先看见的”,另一个说:“不对,是我先看见的!”就为这个,两个孩子吵了起来,最后还动了手。那么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呢?根本无从说起!所以家长不要一上来就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孩子之间纠纷的是与非,一下子就下结论说谁对谁错,这是没有必要的,而且还往往使小小的纠纷扩大化,复杂化,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02

  小的争执,家长尽可能不介入、不干涉。

  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小孩子打架根本不需要调解,他们自己一会儿就和好如初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早把纠纷忘得一干二净了。而大人一旦介入,就变得复杂了,本来是小孩子之间的小摩擦,结果可能演变成两家大人之间的矛盾,好好的一对小伙伴在双方父母的压力下倒成了仇人,这又何必呢?

  如果是孩子主动向家长“告状”,要求家长出面干预的话,家长也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先问清情况,让双方都有讲述理由的机会,然后对孩子加以引导,尽可能让他们自己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对于较小的孩子,或者根本没必要解决的纠纷,家长可以提出一个新的话题或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新的协作中学会团结,从而忘却矛盾,和好如初。

  03

  不要误导孩子。

  很多时候家长的态度会对孩子造成一种误导,给孩子很不好的影响。例如有些家长鼓励孩子打架时要“勇敢”,要敢于反戈一击,甚至还教孩子打架的技巧。家长怕孩子受到伤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样误导孩子,甚至传授打架的窍门,无疑会助长孩子的暴力倾向。如果勒令孩子“以后不许和他玩”,这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合群,变得越来越孤立,这不是爱护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

  04

  后果严重的,必须让孩子为此承担责任。

  如果是因为孩子自己的过失伤害了别人,孩子一定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要让孩子亲自登门道歉。有的家长是这样处理的:对孩子训斥一顿后,让孩子离开,该干啥干啥去,由家长留下来处理问题。于是,孩子没事了,什么责任都不用负,天大的责任由父母承担,而父母又是道歉,又是赔偿。这样处理的后果实际上是在鼓励孩子以后继续闯祸,因为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孩子打架闯祸以后到底应如何的处理,不太严重的事情由孩子自己处理;比较严重的事情,必须由家长出面的,必须带上孩子,让他亲历处理问题的全过程,需要赔礼道歉的,必须要孩子与家长一起向被伤害者赔礼道歉,应该赔偿的,赔偿的钱物要由孩子亲手交给受伤害者。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具体的心理感受,才会懂得什么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来源: 万载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