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老年人乘坐公交车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目前乘坐公交车出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不少人认为,许多老年人因为晨练、买菜等原因,经常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乘坐公交车,造成众多上班、上学的乘客乘车难,甚至无法保证其出勤到岗、到校时间。所以,老年人是否应该避开早晚高峰期出行成了近期不少市民探讨争论的话题之一。
事件:济南市政协委员提建议“早晚高峰时段老年卡不再免费”

济南市政协委员于宝妹建议:老年人免费卡、优惠卡实行错时免费政策,在早晚高峰时段:早6:30-8:00、晚5:00-6:30实行全价乘车。
老年人群体选择在早晚高峰时段出行,不仅增加了公交早晚高峰的运营压力,而且老年人同急于上下班的青壮年一起挤占公交车,人身安全也难以保障,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其他如上海、锦州等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免费公交卡措施使用的规定。
时评:或许老年人也委屈 我们需要换位思考
早晚高峰时段老年卡该不该免费,这是一个“敏感”话题,说好说歹都会找挨骂的——赞同免费的,会挨一些上班族的“板砖”;赞同不免费的,则会挨一些老人的数落。然而木不钻不透、理不辩不明,正是因为有争议,所以更有评议的必要,我们需要换位思考、换个视角来审视。
如果剥夺早晚高峰时段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权利,这不符合政策和伦理要求。从政策讲,这是一种政府性关爱,一旦设置附加条件,“关爱”便打了折扣,也是对老年人权利的亵渎。从伦理看,尊老爱老是社会美德,其中也包含了“包容”。包容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哪怕是在早晚高峰时段,这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市民文明素质。
数量众多的老年人在早晚高峰时段出行,的确加剧了上班族和学生族的乘车难。虽然高峰时段公交难坐主要是因为公交车数量与出行需求不匹配,老年人不出行,公交照样挤;虽然有些老年人在高峰时段出行是迫不得已,比如接送孩子上学、与医生约诊等,但是如果老年人没有什么大事、急事,能错时出行就错时出行,尽量不与上班族、上学族争抢有限的公交资源,这也是老年人应有的雅量和慈爱。
尊老爱幼是双向的——年轻人应该“尊老”,老年人应该“爱幼”,彼此应该多些体谅和理解。面对早晚高峰时段老年卡该不该免费的社会争议,笔者的观点是:不宜硬性规定,而要多些提倡——提倡老年人多体谅上班族和上学族,主动地做到错时出行。
谁家子女没有老人?谁家老人没有子女?早晚高峰时段老年卡该不该免费是社会议题也是家庭议题。探讨这个话题,不仅是社会之间的对话,也是家庭之间的对话。当老年人、上班族和上学族彼此看作一家人并以“亲情”纽带来审视这个议题时,老年人该不该错时出行、老年卡该不该在高峰时段免费的答案就会变得相当简单和清楚。(舜网-济南日报 惠铭生)
相关新闻:多城市出台错时乘车规定 部分老年人也在行动
据相关报道,早在2013年,西安市出台相关规定,长安通老人免费卡在高峰时段7点到9点以及17点到19点不能使用。2013年12月23日起,锦州推出60至69周岁老年人刷卡乘公交车5折优惠政策,同时实行早晚高峰公交出行老年人错时乘车制度。早高峰6:30至8:00、晚高峰16:30至18:00,这两个时段持老年优待卡、老年优惠卡的乘客乘车需要收费。2015年10月起,宜昌市36路公共汽车上午9点之前,禁止刷老年卡。
此外,部分老年人也在采取行动。2012年,北京安定门街道的“百姓群言堂”大会上,辖区100多位老人在会上向全市老年人发出倡议:晨练,咱不和年轻人抢公交,让出早晚高峰,和上班族错峰出行。
结语:矛盾根源归结于公共交通资源仍需完善
老年人与上班族在早晚高峰期出行对公共交通资源需求的矛盾是全国各大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不少城市已经开始采取对应的措施缓解早晚高峰期公共交通资源的压力。
社会学家表示,从表面上看,这是谁该给谁“让车”的问题,而问题的本质,是城市人口数量与公共交通资源不匹配所产生的矛盾。其根源,不是上班族,也不是老年人,而是城市公共交通状况跟城市的发展脱节了。如果我们的公共交通种类繁多、数量充足,这一矛盾便不会存在。
2015年南昌地铁1号线、快速公交1号线都已进入人们生活中,相信随着轨道交通的完善也会给市民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