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血液中心工作26年,她早已对所有成分血的制备、临床使用了如指掌,更能很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血。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挽救病人开辟通道,连续五年评为血液中心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职工,也获得了2013-2014年度全省“优秀卫生计生工作者”称号,荣誉的背后,是她对血液工作深刻的理解和热情。
“紧急调配供血是我的职责”
2015年5月22日晚上8点,省血液中心供血科接到来自省妇幼保健院的紧急电话,一对出生仅16天,患有急性肺炎的双胞胎男婴需要紧急输血,生命危在旦夕。挂断电话,供血科科长付慧敏手心情不自禁冒出冷汗。
“他是RH阴性血,与母者血型不合,发生溶血,这种情况下要赶紧输血。”付慧敏回忆道。

据付慧敏介绍,通常情况下,遇到刻不容缓的调血需求已是紧张万分,而这对双胞胎的血型是O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发生概率仅为千分之三。
盘点到血库中并没有存血之后,供血科里更是弥漫起紧张危险的气氛。为了抓紧抢救患儿的时间,付慧敏立即带领同事展开血液调配工作,迅速电话通知登记在册的献血志愿者,尽可能筹集足量熊猫血。幸运的是,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7小时后,400cc血液被顺利送到省妇保,在最危急的关头,帮助这对小生命脱离了死亡的威胁。
这种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付慧敏已是家常便饭,身为省血液中心供血科科长,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满足医院的供血需求,在病人紧急抢救或者大出血的时候,第一时间筹集到足量血液,为病人输入生命的源泉。
“我是献血者、医院和病患之间的纽带”
付慧敏所在的供血科工作具有两面性,血液库存充足时,需时刻警惕血液过期报废;血液库存紧张时,又要时刻为临床急救病人抢救用血操心、揪心,唯恐因为血液供应不上而影响病人生命的抢救。因此,付慧敏非常注意与各地市血站保持顺畅的联络,极力拓展多渠道、多方式募集血液。
“我的工作主要是为临床服务。临床用血紧张或者偏型时,我就需立刻调配。调配的方式有几种,一是向就近的市血站调配;二是向其他地市血站进行调配;三是向周边省市血站调配。”付慧敏告诉记者。
有时,碰到特殊情况难以第一时间调配到足量血液,医院的医生会将焦急的心情转化成负面情绪发泄在血液中心供血科人员的身上。
不过,付慧敏却总是能站在医生和患者的角度,心平气和地接受责怪与牢骚,一边耐心地、有礼有节地做解释,一边急病人所急,加紧速度调配血液满足抢救。
输血,是在为病人打通生命通道,献血是为在陌生人提供生命的源泉。血站工作者就是这样一座与生命连通,又与爱相连的桥梁,他们肩负着为无偿献血者传递爱心的任务,更肩负着维护患者生命和健康的神圣使命。
“无偿献血者的精神激励着我”
在血站工作26年,付慧敏已深深爱上这份工作,不仅是因为习惯,更多的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无偿献血爱心队伍中,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血站的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有的献血者已经在机场候机,听到抢救需要输血,立即从机场打的赶到我们单位来。曾有一天晚上,一学生听说我们这儿急需用血,因为他们学校11点钟就关大门,他是爬围墙过来献血。”回忆起献血者的一些往事,付慧敏如数家珍。
日复一日地采血,供血,虽然没有显赫的业绩,付慧敏却在挥洒自己的汗水守护病人的生命安全,而无偿献血队伍的壮大,一如既往是她最大的心愿。
“一些危重病人,如遇车祸的伤员,输血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抢救生命的最有效的一个手段。所以也希望社会上的健康公民都能伸出援手,适当献点血。”付慧敏面对采访,呼吁更多人能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
血液中心的工作,意义重大而又默默无闻。许多从生死关头被抢救回来的病人,都会对主治医生满怀感激,却很少有人记起付慧敏这群幕后英雄的苦劳与功劳。但是这丝毫没有减弱付慧敏对供血科工作的热情,在她的故事里,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可贵,被无偿献血者的爱心所感染,也更钦佩像她这样默默奉献的血液中心工作者们,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守护,我们每个人都能更安心地沐浴在健康的阳光里。
(编辑:郑清 通讯员:周翔)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