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志华,一家四口全部从事医务工作。父亲闵海龙从医近三十年,母亲肖柳英当护士二十多年,妹妹闵志萍2004年在医疗机构从事检验检测工作至今十一年。闵志华大学毕业后主动选择到朝阳卫生院工作。十四年来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花最小的代价帮患者最大的忙,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矢志从医 扎根基层十四载
出生于医生家庭的闵志华,对于医生这份职业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父母亲从事医务工作二十多年,朴实行医,备受称赞,在他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种子。小时候,他学着父母的样子给人“看病”;读书的时候,家里的医书被他翻了个遍。穿上白大褂,挂上听诊器,挽救病人的生命,减轻病人的痛苦……从小,他就这么想过。

1998年,闵志华考上了九江医专临床医学专业,2001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参加工作。穿上白大褂的前一天晚上,父子俩促膝长谈。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医生天天要和病人打交道,作息时间也没有规律,其实是很辛苦的,有时候你做好了一万件事情是应该的,但做错了一件事情都会受到责难!”闵志华坚定地点头:“我还是想当医生!”父亲说,“我尊重你的选择,同时告诫你,做人先立德,要在理解、同情、一丝不苟和千方百计治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医德。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闵志华思悟良久。几天后,他为自己立下了座右铭——医人重医心,修艺更修德。
“我是土生土长的朝阳人,我要为家乡服务!”大学毕业的闵志华没有选择去大医院,主动要求回到家乡南昌市西湖区朝阳卫生院工作。
群众信赖 疾病无情人有情
辖区有些大妈大爷找他看病,有些心急的患者主动要求输液,闵医生会根据病情耐心解释,能口服药物的尽量让患者口服药物。高大爷犯有二十多年的高血压,最怕犯病。四年前高老爷和老伴入住辖区隆泰苑小区,闵医生主动上门接诊,根据病情改用了效果更好的降压药物拜心同,平常老两口有空来到卫生院,闵医生都会仔细接诊,叮嘱老人保持平和心态,控制好血压。辖区的丁师傅腿脚不方便,走路需要推车,闵医生主动把手机号码告诉他,有事情给他打电话。丁师傅老伴黄香莲犯有十多年糖尿病,一有头痛脑热就给打闵医生电话,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他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
2012年寒冬一个深夜,已是十二点多钟,辖区低保户杨师傅,常年患有肺气肿、肺心病,因受凉急性发作情况危急,家人给他打了电话,他即刻起床赶到病人家对病人进行抢救,使病人得以脱险。
闵志华的足迹遍及朝阳农场社区的每一条巷道。谁家人有什么病,谁家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何种疫苗,他心里都有一本帐。他对社区大部分家庭都很熟悉,大家也对他很熟悉,相互都能和睦相处。更有一些人是“看着小闵长大的”,经常会找他看病,因为他是“信得过的好医生”。
温馨家庭 良好家风代代传
当下名利诱惑纷呈,闵志华不为所动,沉下心来钻研学问。从医15年来,他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不接受吃请不收受“红包”。2009年他参加省卫厅举办的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班,取得了全科医生证书。又在2013年取得赣南医学院本科文凭。通过自学和理论联系实践,闵志华对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处理得心应手。
闵志华不抽烟不喝酒,工作学习之外用心陪伴家人。7岁的女儿喜欢仿真医疗用品的玩具。闵志华就在节假日专程买来一整套仿真的注射器、听诊器玩具给女儿。女儿读书看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诗句想去黄山。闵志华在网上选好攻略,女儿暑假陪着她去了一趟黄山。
退休的父亲时常会找闵志华聊聊,希望儿子能继续努力,不自满不骄傲,一家人简简单单度日,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编辑:谭伦 通讯员:易双洪)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