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赣鄱黄金水道 迎来最佳复兴时机
史料记载,明朝年间是内河航运作为黄金水道的年代,运河-长江-赣江-珠江水系是全国物资运输生命线。这条总长3000多公里的黄金水道,江西独占1000余公里。然而,现在水路却成为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短板,明显滞后于公路、铁路,业内认为原因是水运效率低、时耗长。
说到赣江水运,王经理深有感触:“经过这几年水运部门的努力,从南昌到湖口段的航道已经非常畅通了,基本上从南昌运行3000吨以上的船舶,到九江港转至上海的洋山港,或者直接从湖口进入上海的其他港区,都非常通畅。然而,要从赣江上游的樟树、高安运输物资过来,还得先走公路运输,再到国际集装箱码头走水路。例如,从高安过来的瓷砖,如果能一路走水路会非常方便,但航道等级太低了,大型船舶运输困难。”他认为,江西水运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关键是解决赣江上游从赣州到丰城这段目前通航能力较差的难题。
令人欣慰的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赣江被确定为国家18条主要高等级航道之一。去年4月24日,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国家战略,制定了《江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等对接政策,提出打通鄱阳湖主要支流连通长江的出海通道,形成以长江九江段一级航道、南昌至湖口二级航道、赣江赣州至南昌和信江贵溪至都昌三级航道为主,干支有机衔接的“两横一纵”高等级航道网络,振兴千年赣鄱黄金水道。
赣江下游改造顺利 上游航道仍待提升
“十二五”期间,在复兴黄金水道上,我省已取得一定成效:建成了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渠化三级航道38公里)、南昌至湖口175公里二级航道、赣江(樟树—南昌)三级航道等,开工建设新干航电枢纽、龙头山水电站。“十二五”末期,全省建成高等级航道537公里,其中一级航道156公里,二级航道175公里,三级航道206公里。特别是全长175公里的赣江南昌至湖口航道提升到二级标准,实现了我省内河航道等级新突破,2000吨级船舶全年可由长江经九江直达南昌。
“目前,我省高等级航道里程少、比重小,还未形成具有层次结构合理、干支联动性强的航道网络;港口布局不平衡,规模小,设施落后,尤其缺少能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的大型枢纽港口,集疏运体系落后;多式联运还处于起步阶段。”省港航管理局人士表示。
“目前赣江通航能力较好的是处于下游部分的南昌至湖口段,经过整治改造已达到二级航道要求,千吨级船舶可以畅行,基本上能满足货运企业的需求。但从丰城往上游经过樟树、吉安、赣州等地,通航能力就比较难满足企业需求,也是日后提升改造的重点内容。”江西省港航管理局航道管理处工程师况志强介绍,目前航道整治主要是通过建设枢纽工程,但枢纽工程投入资金比较大,管理部门也不统一,除了交通部门建设的新干航电枢纽,其他工程并非交通部门牵头建设,进度很难掌控。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