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

  改革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

  实施车改以来,新余的公车使用不仅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公车改革还成为撬动其他改革的一个支点。首先,公车改革大大缩减公车经费,遏制了“车轮上的腐败”。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告诉记者,以往“三公经费”中,公车费用一直占大头。车改后,新余仅市直单位每年就可节约公车经费支出28%以上,节约行政成本1500万元左右,仅在公车运行方面就直接节约500万元左右,节约率达9%,车改后全市节约行政成本2800万元左右。

  其次,公车改革带动了预算和人事制度改革,使政府用钱、用人更加规范。车改前,新余每年公车预算经费为1000多万元,但在当地,一辆公车每年的司机工资、修理费、过桥过路费等约为8万元至10万元,800辆公车就是近8000万元。“这钱从哪儿来?全部是从工作经费、摊派、小金库里来。通过车改,我们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使预算更加规范合理。”傅水珠说。

  据刘捷介绍,通过减少用车费用,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有效改善了支出结构,集中更多资金用于发展和解决民生实事,而且通过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还割断了一些不良利益链条,封堵了各种漏洞,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比如,新余以公车改革清退部分公车司机为契机,加快了政府清退编外临时用工的步伐。据了解,车改前,新余市政府机构有编外临时用工5000多人,其工资都是从工作经费中解决。通过改革,新余共清退1500多名政府临时用工,其余都转到劳务公司,通过劳务派遣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使用。

  调研中记者还发现,公务用车改革不仅没有影响工作,反而促进了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不少受访群众表示,车改后不管是科级干部还是县级领导,一样同老百姓挤公交车、打出租,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经常用私车去办公事。大多数基层单位反映现在来办实事的人多了,坐车“走马观花”的人少了。广大干部下基层搞服务既讲效率,更讲效益,呈现出几件事一天办、几个问题一次办的良好局面。

  “这次车改一方面撬动了大家的思想,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凝聚了改革的共识,转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全市开启一系列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车改也积累了一些改革经验,为推进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建设,探索了路子、开好了局、起好了步。”刘捷说。(经济日报记者 赖永峰 刘 兴)

  (原标题:江西新余公车改革两年间:经费减了 效率高了 风气正了)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