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国务院已批复庐山设市 江西将下辖11个县级市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为何要建言“庐山设市”

  周敦颐与九江

  庐山区改名濂溪区,也意味着周敦颐与九江的渊源将以新的形式延续。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又名濂溪先生。

  他本为北宋道州营道县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但与江西有着密切关系,曾在该省修水县、大余县、南昌县等地任职。

周敦颐周敦颐


  另据南昌大学教授杨雪骋、郑晓江在《周敦颐在江西若干史迹考》一文中介绍,周敦颐57岁的生命中有23年是在江西度过的。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周敦颐出任虔州(今江西赣州市)通判。途经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他前往庐山游览,看到莲花峰下面有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喜爱不已,便在该处建了一座书堂,名为“濂溪书堂”。

  对于“濂溪”的由来,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孔煜华在其论文《濂溪辨》中总结:一种是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清廉”说,认为“濂溪”是先生以“清廉”自况而取的名字;另一种是以朱熹、张栻为代表的“思乡”说,认为“濂溪”实先生故里之本号,先生晚居庐阜,因名其溪,以示不忘其本之意。

  无论真实原因是哪一个,周敦颐与九江的缘分就此结下,他本人也因此得了一个“濂溪先生”的雅号。

  九江市星子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查勇云在《理学开山祖周敦颐》一文中介绍,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周敦颐因身体不适产生退隐之意。他向朝廷请求改知南康军(所在地为今江西省星子县),当年8月便如愿以偿。

  在星子县任职期间,周敦颐将母亲郑太夫人之墓从江苏镇江迁到庐山北麓清泉社三起山,即今庐山区莲花镇栗树岭。随后,他交出南康军印,辞去官职。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周敦颐移居到10年前构筑的濂溪书堂,一边休养一边讲学。次年农历六月初七,周敦颐病逝,时年57岁,安葬在其母亲墓侧。

  上述文章还显示,周敦颐墓历经多次修复,至明清时已具相当规模,成为江州八景之一。抗战以及后来的“文革”时期,墓地先后遭到严重破坏。1989年,周敦颐后裔对墓地进行简单修复。1999年后,九江市政府正式开始修建濂溪墓。

  作为九江市的文化景观,周敦颐墓承载了当地的许多历史文化。2007年6月19日,周敦颐诞辰990周年之际,位于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墓对外开放。一年后,九江市在濂溪墓的基础上设立了周敦颐纪念馆。

  2016年 4月15日的《九江日报》报道称,九江市将在周敦颐纪念馆的基础上开建面积约6.6万平方米的濂溪公园。

  上述报道显示,以周敦颐墓为基础的周敦颐纪念馆,建制单一,结构单薄,内涵单调,纪念馆的展厅、文物库房、办公区和公共服务区都难以满足名人纪念馆的功能要求,无法充分发挥纪念馆应有的社会教育工作,更不能满足打造濂溪品牌、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需要。

  早在2014年年底,九江市委市政府决定扩建周敦颐纪念馆,将项目定名为“濂溪公园”。该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规划用地66224.5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预计2017年开放。

  5月5日,九江市发改委公布的“濂溪文化生态公园周敦颐纪念馆工程”招标公告显示,扩建的周敦颐纪念馆预计2016年6月开工,2016年11月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是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

  记者了解到,此前的2014年10月,九江市政府就成立了“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会。为献礼其诞辰1000周年,“濂溪文化生态公园”也会赶在2017年前完工。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