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江西兄弟省湖北迎来今年最强降雨,省会武汉市20余处路段严重渍水,启动排渍抢险三级预案。在视频紧急调度会上,武汉市长万勇痛陈防汛排涝工作存在短板:“我们预案标准高,但应急反应慢!”
而在今天,最强暴雨来到了南昌。在经历了一个凌晨的降雨后,南昌城区多个路段积水严重,部分路段积水没过膝盖,最深处近半米,车辆难以通行。据悉,截至6月2日早上8时,南昌共83站降水超过50毫米,37站超100毫米,3站超200毫米。一大早,许多南昌市民还没有上班,朋友圈就已经被各种各样的“看海”的照片刷屏。
10多年前就说“治理” 10多年后几乎仍是逢雨必“涝”
其实,这并不是南昌市第一次遭遇城市内涝,官方也曾大力治理。据江西日报报道(2013年5月21日),早在2003年6月25日,南昌遭遇特大暴雨,城区大面积积水,全城交通基本瘫痪,整个城市“泡”在水中。在有了切肤之痛后,南昌就投入20亿元资金,综合改造5大排水系统,实施12大工程30多个子项目。(新闻:南昌为甩掉逢暴雨必涝帽子实施五大排水系统改造)
但搜索一下过去近十年来的新闻就可以发现,南昌“看海”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每到夏季汛期总会有一两次全城被淹的情况发生。
2015年:6月22日是中国农历端午节小长假最后一天,江西南昌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雨侵袭,引发严重内涝,全城变“泽国”。。。。。。地势低洼地一片汪洋,街道上的窨井盖被水冲翻,部分居民楼进水,家具、家电等泡在水中。为确保行车安全,南昌市多条公交线路停发或临时调整改道通行。。。。。。。在红谷滩新区丰和立交桥下,已经出现一处路面塌方,路边护栏倒塌下来。驱车原想经过此地的金伟伟告诉记者,“由于路面积水严重,一辆白色车子已经淹在水里了。(中新社 南昌6月22日电 记者苏路程)
2014年:5月9日上午,江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南昌市和上饶市北部、宜春市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地伴有雷电、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在南昌市内的低洼地带,积水有的已经超过50mm,行人和车辆不得不涉水前行。据气象部门预计,南昌市24小时内降水量将突破50mm,雨势将在10日继续加大,本轮降雨将持续到11日结束。(新华社 记者周密)
以此类推,这样的新闻每年都有:

内涝成因复杂 城市排涝标准未达标或是最大原因
提到内涝,其实并不是只有南昌一座城市受害,全国很多城市每临雨季,都会不同程度的灾害。据住建部2010年针对国内351个城市的一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长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而至于内涝问题的原因,颇为复杂。中南民族大学研究资源评价与区域开发的刘成武教授表示,湖泊的填埋以及城市规划的不科学,都是造成内涝的重要原因。而以武汉昨日遭受的内涝为例,其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主要原因在于降雨量大幅超过城市现有排水设施承受能力。换言之,城市排涝标准未达标或是造成城市内涝的最大原因。
资料显示,南昌城区最大日降雨量为289毫米,出现在1973年6月24日。2012年的两场特大暴雨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当年5月12日白天,短短7小时南昌降雨量达到143.6毫米;当年8月21日夜间,3小时南昌雨量就超过100毫米,超过了以往整个8月的雨量。气象专家称,一旦遭遇短时间形成的特大暴雨,南昌现有排水管网就够呛,容易产生内涝。针对极端的降雨,用上百年一遇的排涝标准毫不为过。
据悉,住建部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于2014年2月施行,增加了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和积水深度标准,这是我国首次明确城镇内涝防治设计标准。
南昌逢雨必涝几时休?
每当汛期时刻,南昌总是容易沉浸在“威尼斯式”的水景中,这也让很多南昌市民叫苦不迭。而早在2003年就提出过的改造计划,为何直到2016年仍然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也是值得我们一再追问和深思的。
特别是今年入汛以来,江西暴雨已达13次 降雨量和主要水位均超1998年同期。在如此大的防汛压力下,城市内涝显然也倍受南昌市民关注。我们希望,内涝这个困扰南昌多年的顽疾可以尽早尽快得到有效地根治。新浪江西也将持续关注此次南昌暴雨和内涝的情况,并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报道。
查看评论(8)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