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城市中成都同比下跌
报告显示,今年7月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932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97%,跌幅较上月扩大0.5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3个月下跌,且跌幅持续扩大;同比则上涨9.76%,连续第21个月上涨,涨幅缩小至10%以内,较上月缩小2.5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7月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环比全部下跌,其中广州环比下跌1.77%,跌幅居十大城市首位;北京、杭州、天津、重庆(主城区)跌幅也介于1%—1.7%之间;武汉、上海、深圳、南京、成都跌幅在1%以内。不过,同比来看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虽然涨幅缩小至10%以内,但依然保持了9.76%的同比涨幅,并且已经是连续第21个月上涨。
具体来看,十大城市中有9个城市同比上涨,其中北京上涨14.95%,涨幅居十大城市首位;上海上涨12.73%,位列其后;深圳、广州、南京涨幅在7%—9%之间;天津、武汉、重庆(主城区)、杭州涨幅在5%以内。成都同比下跌0.27%,为十大城市中唯一同比下跌的城市。
而根据对北京等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的活跃样本的调查,2014年7月,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样本平均价格为26532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83%,跌幅较上月微幅收窄0.02个百分点;同比上涨7.23%,涨幅较上月收窄2.5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均价仅重庆环比上涨0.62%,较上月涨幅扩大0.42个百分点,为本月唯一环比上涨的城市。武汉和深圳的跌幅均在0.5%以内;上海、天津、杭州、广州和南京的跌幅介于0.5%—1%之间;北京和成都跌幅均超过1%,分别下跌1.36%和1.42%。
广州成交量同比降28%
另据《2014年7月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透露,7月各城市成交量同比继续下降,部分城市降幅有所扩大。不过,随着中央定调“千方百计去库存”,成为下半年各地政策调整主要方向,各地纷纷根据自身特点分化调控,以多种手段刺激市场需求。
数据显示,7月一线城市总体周均成交量仍处于下降态势,北京、上海、深圳成交下行态势有所缓解,但广州同比降幅扩大至28%。从1—7月累计数据来看,一线城市累计成交量同比降幅达35.8%,降幅较上月缩小1.1个百分点。
二三线城市7月周均成交同比仍然下跌23%,环比降幅缩小至7%。福州、南昌、长春等同、环比均呈现增长,其中福州增幅均在58%以上,而厦门、长沙、贵阳等市仍为同、环比双降。但从累计数据来看,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扩大至19.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出台平稳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其中库存量较大的地方要千方百计消化商品房待售面积,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加快行政审批速度等。
中指院报告指出,这意味着从中央层面上已经放开对限购等短期行政手段的限制,允许各地按照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刺激楼市释放需求。除一线城市外,其它限购城市均可对当下的限购政策做出调整甚至酌情取消。
保护自住需求仍是调整基调
■分析
7月,济南、武汉、海口、苏州、西安、无锡、杭州、石家庄、温州、宁波、青岛等城市,或发明文通告,或通过发布会、新闻报道、官方微博等多种渠道,宣布当地限购政策全面取消或部分放开。同时,成都、长春、天津、金华、衢州等城市也实际按放开限购执行。据相关媒体消息,太原市房管局日前发布《关于调整我市住房限购政策促进省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从8月4日起,太原市正式取消限购。至7月末,执行限购的47个城市中已有过半数对限购进行调整。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坚持保护自住需求仍是此轮调整的基调。苏州、无锡、武汉、杭州等城市均采取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房屋类型的定向放松方式。
中指院的报告认为,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库存量大、去化的城市加入取消限购行列短期内可刺激市场成交回升。报告称,随着限购政策在多个城市的逐步退出,包括保障房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户籍制度改革、房地产税制立法等在内的长效机制建设健全指日可待,未来房地产调控的手段也将更为科学、有效。
南方日报记者 牛思远
查看评论(1)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