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受国际、国内多种涉毒因素影响,我省毒品形势也面临着传统毒品问题尚未完全遏制,合成毒品问题又呈快速发展蔓延的双重压力。11月5日,记者从江西省公安厅获悉,目前,我省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80041人,其中35岁以下吸食合成毒品的有51017人。下一步,我省将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力争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

  今年上半年缴毒1.15余吨

广告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去年全省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371起,抓获涉毒刑事犯罪嫌疑人2792人,缴获各类毒品1.176余吨。打掉制毒前体工厂和制毒窝点41个,缴获制毒原料220余吨。今年上半年,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势头,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878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105人,缴获各类毒品1.15余吨,均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省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兼省禁毒办主任、省公安厅副厅长叶国兵接受采访时介绍,截止今年9月15日,江西全省累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80041人,吸食合成毒品人数64127人,仅以我省登记在册的8万吸毒人员推算,每人每天花费100元吸毒,每年消耗的财富29.2个亿;如果算上隐性吸毒人员,我省因毒品造成的直接消耗达到146亿,其带来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我省将建立教育师资对中小学生进行禁毒教育

  除此之外,我省35岁以下吸食合成毒品的有51017人,吸食合成毒品人数已连续多年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以上仅是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如果按照国际通用的吸毒人员显性与隐性之比1:5计算,全省35岁以下吸食合成毒品的青少年人数已超过25万。

  叶国兵表示,面对青少年吸毒人数大幅增长的形势,下阶段我省将狠抓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建立毒品预防教育师资队伍,在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落实禁毒预防教育课程。

  据悉,造成青少年受到毒品侵害,吸毒人数大幅增长的原因,与青少年好奇心强、敢于叛逆,心灵空虚、缺乏信仰等多方面原因有关。此外,毒品犯罪分子为扩大销量,将毒品伪装成奶茶、咖啡、跳跳糖或是掺入红酒、饮料中进行售卖,诱骗青少年吸食,也极易使青少年掉入毒品陷阱。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出现许多通过互联网贩毒、吸毒的案例,对于经常网购的年轻人而言,网络世界披着神秘外衣的毒品同样危险。

  合成毒品毒性强烈 易致人神经变性、坏死

  所谓“合成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这一类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鸦片、海洛因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合成毒品与之不同,它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的有兴奋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也有的有抑制作用。

  合成毒品毒性强烈,一般在服用后会出现幻觉、亢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和集体性乱等,传统毒品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因为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获取毒资或毒品而去杀人、抢劫、盗窃等。它对人体的危害,通俗地讲,主要在于它对人体组织器官特别是大脑中枢神经及神经细胞的损害不可逆,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急慢性精神障碍。吸毒者还会出现被害妄想、追踪妄想、嫉妒妄想以及幻听等病理性精神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吸毒者极易行为失控,引发暴力犯罪。此外,吸毒还会引发艾滋病、性病传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由于早年吸食合成毒品的吸毒者陆续进入脑疾病的发病期,全国各地包括我省吸毒人员因吸毒自残、自杀、伤人、毒驾肇事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典型案子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调查,全省各地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与毒品或吸毒人员有关的占25-30%左右,一些吸毒人员特别集中的地区甚至超过50%,毒品对社会治安的影响可见一斑。

  竖起毒驾“高压线” 如若发现严厉查处

  在毒驾查处方面,各地将“毒驾”与酒驾一并纳入路面执勤查处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之中,不定期的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利用唾液检验、尿液检测等检测手段,发现毒驾人员。对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除了对吸毒行为进行处罚外,同时通知车管所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使每个驾驶员不敢触碰吸毒后驾驶的“高压线”。

  在毒驾预防方面,机动车驾驶人曾涉嫌吸毒的,在驾驶证申请、换证、补证、审验等环节从严把关,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对有吸毒史的在驾驶证审验时,对被审验人进行吸毒检测;对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的,依法注销其驾驶资格。

  市民可拨打110举报毒品犯罪

  目前,我省出台了打击毒品犯罪举报奖励办法,根据不同情况,奖励金额从1000元至50000元不等,市民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可拨打110或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受理涉毒举报热线0791-87288626,举报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张悦 王旭 胡志文)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