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从幼儿园到大学,条条关系你家孩子!

  10日,省政府新闻办、省教育厅、省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以下简称《规划》)。

广告

  “十三五”时期我省教育有哪些发展目标?有哪些重点工作?有哪些教育发展重大工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目标:教育成果惠及全民

  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介绍,2015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024万人,我省教育“十三五”的定性目标是:教育机会持续扩大、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成果惠及全民、教育供给更加有效、教育治理更加完善。

  幼儿:解决55万幼儿入园问题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何少加表示,据有关部门测算,预计我省2016年起每年将新增二孩15万名左右2019年起这些二孩将陆续入园,到2021年达到高峰适龄幼儿将达到260万左右,按照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要求测算,到时需解决221万名幼儿入园比现在要多55万名幼儿。对此,我省将通过加快建设幼儿园等措施解决问题。

  小学:考试成绩取消“百分制”

  《规划》要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动中小学“绿色评价”,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完善小学生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小班教学,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不过,记者注意到,2014年,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小学生考试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

  “小学考试取消百分制确实不是新要求,但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落实得不太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何少加坦言,取消“百分制”是为了避免分分计较减轻小学生的负担,但社会尤其是家长长期习惯了学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取消“百分制”确实面临一定压力。

  高中:录取要实行“高考录取模式”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我省2018年启动实施江西省高考改革新方案,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确保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真实可靠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根据《规划》,我省将逐步扩大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范围,确定部分初中与小学对应招生。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录取机制,完善优质高中均衡招生办法。换句话说,今后高中录取也要逐步采取类似高考的录取模式,不过,这项改革暂时没有具体时间表。

  高校:要逐步实现学科大类招生

  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也要改革。《规划》要求强化大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创新创业导向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折算为学分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

  我省将探索建立高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逐步实现学科大类招生,开设跨学科专业交叉课程,加强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中心、教学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强高校校际学科联盟建设,建立师资互派、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机制,建立研究生联合招生选拔和培养机制,促进学生跨校交流与培养

  在高等教育方面,我省将科学规划高等院校设置,支持和引导新增高等教育资源及有条件的高校通过举办分校(校区)等方式把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新的城镇化地区、产业集聚区延伸。

  师范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我省将完善免费师范生制度体系,继续推进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支持地方开展学前教育专科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探索建立免费职业教育师范生培养制度落实师范专业学费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读师范当教师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为非师范专业学生提供师范课程服务,畅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从教通道探索建立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到乡村学校服务的学费代偿机制,吸引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和中职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任教

  科研:鼓励以科技成果作价办企业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一个地区科研水平的直观体现。《规划》提出,扩大高校对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自主权,鼓励和引导高校以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创办企业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知识产权转让、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参与举办或孵化科技企业。建立和完善科研人员劳动价值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研发服务,鼓励高校大力承接省内企业研发项目。建立高校科研人员在岗兼职、离岗创业和返岗任职制度。

  “十三五”教育重大工程

  立德树人工程

  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在大中小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500所建设200所省级师德师风示范校10个省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100所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00所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50所,以普及校园足球运动带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磨炼意志品质。

  学前教育普及推进工程

  新建公办幼儿园1000所新增农村学校附设幼儿园1000所,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大力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8000所左右,全面完成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标准化建设任务。在城区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000所左右,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全省所有县(市、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

  制定特色高中认定办法,重点推动100所普通高中探索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促进学校差异化、多样化发展,整体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教育精准扶贫工程

  认真落实《江西省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以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为重点,实施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全覆盖。从2016年秋季开始,对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免除学杂费;

  对在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符合免学杂费政策的学生,按照当地公办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标准给予补助。

  在现有1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的基础上,新增7个贫困县开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

  组织27所普通本科高校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27个县(市、区)和8个开发区(产业园区、保税区)。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123工程”,重点建设10所高水平现代化中职学校,培养200名专业技术技能名师,打造30个特色专业群。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建设2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100个特色专业。组织实施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工程

  遴选建设学科60个左右、专业100个左右。到2020年,力争10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个别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或前列;20个左右本科专业进入国内一流专业行列;1所拥有若干一流水平学科的大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并争取成为教育部直属研究型大学;3-5所拥有若干个同类高校领先学科的大学排名位次明显前移,成为特色高水平大学;若干所高职院校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坚持培养引进相结合,在推进事业发展中用好和留住人才。加快教育人才库建设。到2020年,力争实现“3132”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31”是指培育骨干教师30000人,其中:中小学10000人、职业院校14000人(含“双师型”教师)、高校6000人;培育学科带头人10000人,其中:中小学5000人(含特级教师)、职业院校2000人、高校3000人。

  “32”是指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3000人,其中:中小学名师名校长1500人,赣鄱工匠(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名师)1000人,长江学者、杰青、国家教学名师、井冈学者等专家学者和紧缺学科优秀人才500人(含10名院士后备人才);打造200个创新平台和团队。

  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

  实施江西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百千万工程”,到2020年,打造100个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学科研骨干教师1000人,吸引国(境)外学生来赣学习,力争在赣留学生总数达10000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争取孔子学院总数达14所、孔子课堂达8所。海外培训督学100名。推动各设区市与境外城市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教育信息化工程

  组织实施《江西省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建成覆盖全省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全面完成农村地区学校光纤接入,实现“三通”全覆盖。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每年培训教师10万人。积极推进学校(幼儿园)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积极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

  这么多条关于教育的改革,看来江西越来越看重孩子的教育情况了呢!感觉我大江西将会越来越好呢!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