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

  入狱前,买了一只股,一年后,发现涨了10倍,不知道祖上积了多少德,才有这样的“收获”。

  2008年之后,国内股市震荡,老江没在股市做出太多动作。在这期间,他曾在证券所做散户,也接触到一些不同类型的炒股人:赔了钱,捶头跺足的人不足为奇。还有人因赚得少了而郁郁寡欢。更意外的是:有一次,老江跟一个朋友去吃饭。酒桌上有一个人,和他人交谈甚欢,心情大好。老江感到好奇,就跟这个人也聊了起来。哪想,这个人之前坐了一年牢,刚出狱。他入狱前,买了一只股,一年后,发现竟然涨了10倍。老江苦笑道,这个人自己还说,如果他不进去,手上的股票肯定要进进出出了,不会赚到这么多钱。不知道祖上积了多少德,才有这样的意外“收获”。7年前,老江曾说,炒股很看“命”,命好的人,真是买啥涨啥。如今,他更加相信这一点。

  这样的“意外”延续到如今。静和(化名)是一名全职妈妈,多年的炒股经验,加上周边朋友的共同兴趣,她建了一个师奶组成的群,共13人,都是相熟多年的邻居。每当有人听到群主给出买那只股的意见,有人连名字都搞不清楚,一听是北部湾××的股票,“蹭蹭”就跑去买了,结果买到的那只股只是名字前面三个字是一样的,结果是,她刚买了就涨停,这简直就是“大妈炒股,很欢乐”,完全是听消息,哪个好,去买了就等着,看动静,赚了有5%-10%,然后刷出。还有个邻居每天想着赚个1000元就不错了,最近每天汇报,都能赚个2000元,大家都喊她“冯两千”。

  今年炒股大热,似乎入股就有胜算。因此,这样的新闻不断:有人卖房去炒股。但这样的故事不新奇,静和回忆,2002年她住进丽江花园,“当时卖我房子的业主告诉我,她是需要钱炒股才卖房的。”但对老江来说,炒股如赌博,赌博看运气。每当听到身边有人卖房炒股,都会劝阻。“谁知道上帝不会就此玩你一把?”

  “潜规则”

  你知道了,更会感到无奈甚至可怕。有的人坏起来,叫人“痛不欲生”。

  运气不好,“你可多读书,了解股票规则。”但有些“潜规则”,你知道了,更会感到无奈甚至可怕。这些年,老江因炒股,结识到一些庄家,有的人坏起来,叫人“痛不欲生”。

  发生在老江身边这样一件事:一个散户花了50万元买股,一只股5元。8个月过去了,该股上下涨跌仅是在3分钱左右。这个人有些按耐不住了,打算再看不到大涨苗头,就干脆抛掉。果然,股票涨到5.1元时,他赶紧抛掉了手里的所有股票。戏剧的一幕发生了,卖掉股票的后三天,连续出现了三个涨停。这样的结果与个人运气无关。老江后来知道了真相,有些意外:那是庄家所为。“盘子就这么大,人家不会让你去赚太多钱的。”他进一步解释,如果是中石油的股票,几十万简直就像一颗鹅卵石投入到大海中,连“响”都听不到。但如果盘子小,人家庄家早早就盯上你了,操控股价,让你赶紧出手,不让你赚太多。这个圈子,无非是“庄家和散户斗,庄家和庄家斗”。老江认为,股市大赢家,不是技术派,是人性高手,懂得人最深层次的欲望和丑恶,才能赚到钱。

  近些年,发生在庄家和散户间的“狼吃羊”的故事不断。也有这样的炒股群,他们抱团,不跟“狼”斗,也不随便和“狼”为伍,他们有认清大盘的优势。老周也住在丽江花园,曾是国资委的一名员工。他有自己的股群,但这个群,没法说谁是“股神”,因为都不简单。他的炒股经历和老江有共同点:2007年赚到了。他随后也稳中有赚。昨日股票大跌,也丝毫没有影响到老周。因为他们是打“股市持久战”,而且他和其他小伙伴总是能打听到一些上市企业的内部消息:比如哪一个领域的哪些企业重组等。

  为何如此?老周的炒股群人数很少,除了他,还有3个人,其中两个人是其他国企单位员工。这两位从前跟建材和医疗行业的公司交情很深,因此他们对这些领域的上市公司很是了解,“有时,饭桌上的一次聊天,来了一个上市公司的高层,就可能知道点炒股信息。”此外,由于熟悉相关领域,所以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动作以及公司并购等信息,他们都会比较清楚。相比其他股群,他们在小区股群中很低调,甚少跟外界沟通。他们也只炒所熟悉领域的股票,彼此抱团打着财富“保卫战”。

  “他(老江)说的这种情况我也了解。”老周坦言,越是对一个圈子了解,一个盘子里面的庄家是谁,自然清楚。“庄家吃肉,你喝点儿汤吧。”老周这样说道。回访中,老周的情况代表了一类群体。邹超(化名)曾是一个股民,他跟老周的情况接近,曾供职一家国营单位,身在一个类似老周一样的股群之中。由于负责单位业务,所以他跟这一业务领域的很多公司都很熟悉。“打的交道多了,跟一些庄家就熟悉了,反而就不敢去买相关的股票了。”邹超举例,比如一家上市公司,前一天刚和某个集团谈合作,后面一公布谈合作的消息,股票就是蹭蹭往上涨。“其中的奥妙,不用多说,业内人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些似有似无的利好消息都可能托高了股价,吸引股民的眼球。

  但邹超强调,像他们这么熟悉某一行业,如果静下心来去炒股是能赚到一点钱的,但是要看准就得抛。也因此,会跑的散户也能赚到钱,就看谁跑得快、谁会掌控趋势。不过有时候杀红眼了也是刹不住的,炒股其实是蛮耗神的。“牛市的时候怎么分析都是对的,熊市时候怎么分析都没有用。”关键在于有势的时候能不能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熟悉领域内的企业来炒股,其次,关注国家政策的导向。

  围城

  有人想进来,也有人想出去,来往的人相互说对方:傻×。

  8年间,有人彻底离开了股市。但也有人作为新生力量杀入股市。正如一座围城,有人想进来,也有人想出去,来往的人相互说对方:傻×。

  赖斌扬目前是一名科技公司高层。早在2006年在股市刚抬头之时,在某家医药专业报纸供职的赖斌扬便拿出高达资产四分之一的金钱投入到股市中去。回忆起七年前亲身经历的股市大涨大跌,赖斌扬至今记忆犹新。赖斌扬告诉南都记者,在股市行情向好时,“曾以7到8元一股的价格入手某只股票,之后便蹭蹭往上涨,最后抛出价格高达30多元一股。”正是股票一路飘红的态势之下,赖斌扬在股票市场内的资产最高翻了“两倍有余”。

  2008年熊市来了之后,他抛售了一半以上的股票,离开了股群。8年之中,股市一直不景气,他把眼光放在了实体经济上。在此期间,全国都掀起了一场房地产热潮,一拨投资股票的人转去投资房地产。

  在2010年至2013年间,他也基本上都听不到炒股的声音,最多就是有朋友问还有多少套在里面了。例如,他有一个朋友是长期炒股,股市低迷期,他的股票一直放在里面,是跌是涨不过问。

  今年以来,疯狂入市的场景再次出现。老江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似乎比过去更加疯狂,“因为互联网太发达了。微信、A PP,都成了炒股的捷径。”丽江花园也再次出现8年前的炒股红火场面:有人正抓紧步伐地走进股市。

  西柚(化名)是静和群中的一名群友,目前仍在外企工作,平日工作繁忙,上班间隙趁着上厕所打开微信群快速瞄一眼,“70%都是说股票,大家都在贡献消息,买了什么股,买了什么时候出。”

  经历过这一轮的牛市,西柚才知道何为炒股。在此之前,西柚在朋友的介绍下玩的都是港股,但几乎都是交给朋友打理。今年4月份,西柚才开了A股的户,“真正的炒股,看到哪只股会涨,要追过去,追得差不多,然后就要跑,一切要有自己的观察。我的母亲是资深股民,看着她总是沉迷股市,糊里糊涂的,所以自己心理对于A股是很抗拒又很好奇,像吸食鸦片一样。”2007年全民炒股,对于那次暴跌,西柚没有很深刻的感受,自去年股市好转,西柚观察周围的人都在起哄,都在谈炒股,身边一圈坐下来都是离不开这个话题。

  昨日股市大跌,股群之中有人“不淡定了”,多为大吐苦水,但也有人还是看好今年的股市势头。然而,无论今年和未来股市如何,老江说,他不想再组群了。“行情好时,谁赚到钱,都可能成为股神。”经过几轮股市的“重击”,老江还有一只港股没有解套。虽然在这个圈子里,他见过太多一夜致富的神话及人性丑恶的嘴脸,但他不会就此和股市告别。未来如果有人找他讨论股票,他依旧会回应。“可能是当了多年的老师,喜欢教育别人,同时,也教育自己。”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