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河南郑州的中欧班列线下商城里人头攒动。郑州市民王梓旭一家三口来这里采购年货,温馨的年味儿扑面而来。王梓旭推的购物车里,除了有来自白俄罗斯的牛肉,还有纯奶、果汁、红酒、薯片、巧克力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食品。
中欧班列线下商城商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洋年货”正冲击着一颗颗“吃货”的心。临近春节,作为往来于中国和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中欧班列正忙着给人们置办年货,俨然变成了“年货班列”。列车将“洋味道”送上了年夜饭的餐桌,“洋货”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给今年的年味增添了一抹“洋味”。
这一抹“洋味道”揭示了国家运力的提升。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中欧班列共开行8225列、同比增长29%,发送72.5万标箱、同比增长34%,综合重箱率达94%。以中欧班列郑州站为例,全年开行班列达1000班次,从每周的“单趟对开”到如今的“九去九回”,在数量上保证了货物的正常供应。中欧班列在追求数量的同时,更是以“质”取胜,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将原本要一个月才能从欧洲运到国内的食品,缩减到半个月。“时效性”的提升让更多的种类的食品出现在中欧班列的商城中,映入消费者的眼帘,让消费者们在购买时有更多的选择。
这一抹“洋味道”揭示了中国“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构建流动运输链,编织流转资金链,共创和谐“朋友圈”,这就是中欧班列的作用和使命。以中欧班列重庆站为例,全年开行超1500班列车,货值超过500亿元,如此大的资金流动让许多地区分外“眼红”。“要想富先修路”,在这个资源分配的不是很均匀的世界上,物质资源的运输显得尤为重要。以运输链带动资金链,用资金链稳固“朋友圈”,中欧班列为沿途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为不邻海的国家与地区搭建“内陆港湾”。“一带一路”的不断贯彻与深入将促进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友好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
这一抹“洋味道”揭示了国人消费等级的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腰包越来越“鼓”,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的消费观念已经植入人心,消费视野越来越广,更多的人希望能在购置年货时能够有更多选择。“洋味道”给顾客们带来的味觉上的新鲜感将会促使他们选择国外的食品,选择多元的产品,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用“洋味道”装点自己的“年夜饭”。
出门在外,思乡情绪总会萦绕在心头上,年近,此情更切。中欧班列为海外侨胞送去了“家乡的味道”,四川的豆瓣酱和水果、河南的饺子、汤圆以及西安的果脯,这些“家乡的味道”让他们在一饱口福的同时,暖在心头。祖国不会因为国籍的原因遗忘他们,想家了,随时可以回来,祖国的大门永远向他们敞开。(黄翔)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