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陶瓷精品,不得不提到景德镇。景德镇出产两样东西:一个是陶瓷,另一个是美女。这在中国其他地方极为少见。原因是什么,就是水。景德镇的昌江之水极为温柔、明澈,她像慈母一样滋养着这里的一切具有灵性的美好事物。
钟灵毓秀,地灵人杰。曹鸿雁就是出生于此的一个美丽女子,奇葩的是,她还是陶瓷画家。在景德镇,她们是一道独特的美丽的风景线,而曹鸿雁又是一道更独特的风景。那就是,在可以穿旗袍的季节,曹鸿雁一定是身着旗袍,一婀娜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在现实时装中,能穿旗袍的美女那是绝对养眼的,因为那是一种温情,那是一种怀旧,那是一种民国范,那是一种民族文化,更是一种男人心底的奢望。
一个长期穿旗袍的女子,肯定是非常漂亮的,也是非常自信的,当然是很中国的。有一天,看到她,她说她是陶瓷艺术家,都有点让人不敢相信,还以为是哪里来的模特。窈窕的身材,温和的嗓音,甜美的眼睛,古典的面宠,让人感觉景德镇这江南烟雨小镇,出品着醉人的青花瓷一样,明眸皓齿,温婉动人。
这样的美女,我想,一定是有内涵的,一定是很有女性的,这就是曹鸿雁老师。
一看她的作品,果然如此。我突然感觉那就是“你在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那系列作品,无不在诉说女人的柔情和淡淡的忧伤。所有的民国江南元素,尽在她的作品中。
仿古系列十分养眼
仿古瓷,在景德镇是一大传统产业,从宋朝以后就开始了。这样的仿古代艺术家的作品,不是一味地简单地仿,而是在传承过程中吸收古人的精华和完善现实作品的非常重要的方式。景德镇的仿古瓷就是在这样的文化中不断前进和发展,以致在清三代中发展到极致。所以在这个领域,要求从业者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按照古人的意思,精心制作,从而造就了一批不为人知的职业高手和隐士。他们有时候在拍卖行掀起一浪又一浪,而曹老师就是这仿古瓷艺术的创作者之一,而且潜心创作达八载春秋。
我对仿古瓷创作者向来很尊重,他们掌握景德镇古瓷创作的核心密码。对于陶瓷语言,驾轻就熟、恰到好处的使用,使得景德镇陶瓷千年不衰。现在的名人名作,有时在仿古陶瓷制作者面前,绝对是难望其项背的。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名人名家,在工艺上绝对是这批仿古瓷创作者的学生,故我们对他们的尊重是必然的。而在仿古创作者中,女性工作者又是在数量中绝对占大多数的。这是在仿古陶瓷创作中女性的职业精神高于男性,比如耐心,比如细心,比如细节,比如重复,女性是绝对胜过男性的。曹老师在仿古界干了八个冬夏之久,又是在景德镇著名的仿古界大佬佳洋陶瓷。而且在佳洋干到了独立工作室位置,也就是说独立的工作室中可以画自己想画的任何东西,而且还可以参观佳洋价值连城的各个时期的古瓷片。这是多少在佳洋工作的男女技工都十分羡慕的。
曹鸿雁能够独挡一面,技艺十分精湛。可是,仿古瓷的制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批量生产。这对于技艺不全面的人来说,这样长期干一件事,是非常正常不过的,也是可以忍受的,或者这样的人也是专家,这样的专家就是非常认真干重复的事,干的非常好的人。可是技艺全面的人,就不愿天天干重复的事情。他们有时被自己的灵感所折磨,总想独立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总想画自己有创意的画面。
曹鸿雁被自己这样的灵感折磨了两三年。因为她有幻想,有幻想之后才有梦想。有梦想,才有飞的欲望;有欲望才能有动力;有动力,才可以飞得更高。
可是,画仿古瓷,画一件就可以拿一份工资,可是自己独立,画自己想画的全新的作品,那必须市场认可,而且还必须是个名人,才有一份可观的收入。这对于一个女性画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难的决策。因为女性大多数比较安于现状。
当个自由画家是非常难的。有时候不是作品不好,就是名气不大;有时候创意好,可工艺又不够。有时候什么都好,可宣传不够,资历不到。林林总总,总之很难很难。
可对于有梦想的人来说,不走出这一步,好像灵魂都没有了。可是要走出这一步,第一关家人就很难通过。
忆江南系列吸引眼球
青花分水的油纸伞明净透亮,小女子温婉可人,带卷的盘发说明她是民国开放后的文化女子,那粉色的披肩不但和明亮的青蓝色油纸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把稍微重色的小女子烘托而出。这是绝妙的三色配。艳丽而不浮华,清亮而不士稳重,性感而不失传统。那素色的远景,小桥流水人家,告诉你她就是你那邻家的小妹初长成。青花分水,粉彩新彩的融合构成了这幅作品的经典韵味。
“青砖黛瓦的屋檐下,穿旗袍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漫步在小巷。小雨淅淅沥沥,似要沧姑娘行走的脚步,雨滴溅在伞沿上,蹦出嘀哒的声响,四周静极了,小巷愈发显得幽深。恰到是雨恨云愁,江南依旧。”
她的工坊就是这样的仿古环境,青砖黛瓦,下雨的时候,幻想就困扰着她,她就不愿画仿古瓷了。幻想着自己穿着旗袍,撑着油纸伞独自在徘徊。
她开始创作穿旗袍的女孩;
她开始画自己的幻想;
她开始画自己。。。。。。
“秉持归真,回归自我。”这是每一个艺术家真正的自我生活状态,也是艺术的信仰。艺术的基调是生活,有生活的艺术才会感人。她在可以穿旗袍的季节里一定是穿旗袍,那绝对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身材,而是体现一个女人的优雅和中国服饰特有的文化。宋美龄一生都穿旗袍,当年在美国国会穿着旗袍演讲,感动在场的每一个国会议员,通过电视传播,震撼全美国人民,赢得了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同情和支持。在这里旗袍把宋美龄特有的温柔、坚毅。力量和诚挚完美体现出来了,把中国人这个时候单独抗日的不屈不饶的坚强意体现出来了。所以她才能打动他人,感动他人。
旗袍,是体型美,是淡淡的忧伤美;是温柔美;是自信的美;是传统美;是守望的美;是中国妇女特有的宽厚美,是坚韧美,是华夏民族美,是中国文化内涵美。
旗袍,优雅、传统、时尚和性感。这是每一个中国女人梦想的云裳。是少女的性感。是老年女的优雅,是少妇的淡淡忧伤,是有品位的女人穿在身上的文化。旗袍文化已经浸淫在曹鸿雁老师的骨子里,她在诉说她的系列,她的未来。
由于曹鸿雁拜师出师于仿古陶瓷,她对陶瓷语言的驾驭,不但是驾轻就熟,而是运用得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她的这个优势,不是一般名人可以望其项背的。正是她这个优点,使他在景德镇陶瓷艺术节脱颖而出。
随着作品的日渐成熟,曹老师又想有更多的创新与突破,一次参观好友的古典艺术沙龙,突发灵感,她开始以自己当模特,经过长时间的构思与创作,于是有了《名媛》这幅画的诞生,画面格调高贵大气,人物神态雍容典雅,把现代女性的自立、自信、从容,表现得淋漓紧致,可以说是她的艺术道路的又一个里程碑。陶瓷有它独特的语言,经过多远的历史长河依旧历久弥新,陶瓷的艺术生命与地球同寿,特别是高温窑变陶瓷,但成功率特别低,而曹老师是一个敢于挑战创新的人,经过长期的钻研和无数次失败的经历,终于游客她的高温窑变系列,以前三百多度的高温自然变幻的肌理效果让画面更具灵气,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境》这副作品是她艺术高度的质的飞跃!
好山好水育美人。一个温婉可悦的小女子,既有景德镇陶瓷技能,又有艺术方向感,既传统又时尚,亦虚亦实,如梦如烟,景德才女,名不虚传。为此大家都记住了这个小女子——曹鸿雁。但愿她在陶瓷艺术创作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高。。。。。。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