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草长莺飞,赣鄱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在鹰潭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场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新时代的温暖故事。近日,鹰潭市分行收到鹰潭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来的感谢信,信中对建行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中展现的担当与智慧给予高度评价。这封沉甸甸的感谢信背后,是鹰潭分行以金融之笔绘就的普惠画卷,更是万千小微企业焕发生机的真实写照。
破冰突围: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
小微企业是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却长期面临融资的“高山险阻”。面对这一难题,鹰潭市分行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启动改革,成立普惠金融经营中心,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建立“信贷工厂”模式,将审批时限压缩至48小时;创新“负面清单”管理,将十余项非必要材料剔除流程。这些刀刃向内的改革,让金融服务从“坐商”变“行商”。
在贵溪经开区,经营铜工艺品加工的“90后”创客李某对此深有体会:“从提交材料到200万元信用贷款到账仅用两天,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17.33%,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真正实现“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科技赋能:金融创新的智慧跃迁
当传统信贷模式遭遇瓶颈,鹰潭市分行以数字技术破局。依托“建行惠懂你”APP,整合工商、税务、水电、科技创新等12类大数据,创新推出“云税贷”、“收支流水云贷”“科企增信贷”等产品。在余江区,经营电子元器件的某精密制造公司通过“科企增信贷”获得100万元授信,企业主周先生感慨:“没想到技术专利也能变成真金白银!”。
更令人瞩目的是“供应链融资”生态的构建。围绕鹰潭市的支柱产业铜加工业,我行创新 “E信通”产品,为9家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小微企业注入资金4.7亿元。这种“以大带小”的模式,让产业链上的“小舢板”也能乘风破浪。
机制护航:普惠金融的长效保障
破解融资难题非一日之功,建行鹰潭市分行通过构建“两个机制”筑牢普惠根基。
政银联动机制。与发改委、工信局等建立月度会商制度,精准对接“白名单”企业需求;
服务下沉机制。在乡镇设立99个“裕农通”服务点,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龙虎山景区经营民宿的畲族姑娘蓝女士就是受益者:“通过“赣富贷”获得100万元贷款改造民宿,现在旺季月收入超过10万元。”截至2月末,我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1亿元,惠及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百户。
向实而行:国有大行的使命答卷
数字见证担当:2025年2月末,建行鹰潭市分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24.82亿元,较年初增长5.03%,不良贷款率控制在优良水平。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那些重获生机的企业故事。
“建行创新推出的300万元‘赣建科创贷’精准滴灌,不仅助力我们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更推动自主研发产品成功打入小米供应链。”某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某感慨道。
与此同时,跨境金融服务持续发力,余江某工艺品公司负责人陈某表示:“30万元‘跨境快贷’犹如及时雨,既保障了海外订单如期交付,更稳住了20余名产业工人的生计,真正实现了稳链保供。”
鹰潭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建行主动担当作为、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融资门槛,扎实推进全行融资协调机制各项工作,为鹰潭市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注入强劲金融动能”这既是对过往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站在新的起点,建行鹰潭市分行行长乐小铃表示:“我们将继续当好服务实体的“排头兵”、金融创新的“探路者”、普惠事业的“耕耘者”,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为鹰潭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大行担当,润物无声。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金融活水正滋养着万千小微企业的梦想,奏响着金融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时代强音。(夏振雄)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