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上哪所学校一直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事情,如果家门口就有学校,那就非常的完美了!

  好消息!

  日前,赣州多所新、扩建学校效果图出炉。

  赶紧来看看吧

  赣县区城关第四小学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新建2栋5层框架教学楼,普通教室65间

  活动广场2000平方米、架空层1层及市政附属工程

  可新增3250个学位

  计划2020年8月完工

  ▲鸟瞰图

  ▲效果图

  赣县区第四中学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

  新建2栋5层框架教学楼、普通教室39间

  1栋1层框架报告厅、篮球场

  沥青道路等市政附属设施

  可新增1950个学位

  计划2020年8月完工

  ▲鸟瞰图

  ▲教学楼效果图

  ▲报告厅效果图

  本工程位于赣州蓉江新区东北部,阳光·金色春城住宅区北侧。地块紧临住宅生活区和赣南师范大学校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4451.76㎡,合计21.7亩。建设规模为18班幼儿园。

  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协调原则

  规划理念

  活力——营造灵动的建筑形态,为幼儿生活注入活力

  融合——规划与现状的有效融合与整合

  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经济舒适、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规划采用“风车”的主题元素进行设计,根据原有地形地貌,结合地块形状特点、周边环境、地域文脉,对场地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了土地的最高使用价值。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强调建筑与儿童心理相协调,造型力求活泼,采用明快清新色系的现代建筑风格,构图简洁,色彩淡雅,造型立体,轻松活泼。

  建筑外墙采用涂料,辅之一些彩色格栅,设计利用活泼明快的色彩搭配和设计手法,营造出活力和动感的校园氛围。

  技术经济指标

  赣州蓉江新区新路小学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小学,项目除满足自身使用,还需要服务周边小学,满足区域性学术交流、教师培训教育、小学体育赛事、社区运动会等需求,对教育资源及设施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基地位于蓉江新区“十里花溪”中段南畔,占地60亩,建筑面积17194平方米。办学规模30个班,容纳1350个学生就读。

  规划目标

  开辟一方学习的乐园,一处空间丰富、环境友好、能够激发求知欲的场所,一个传承中国传统书院儒雅气质的现代小学。

  设计理念

  理念一:塑造独特气质

  有感于项目的中心性定位,设计借鉴现代主义典雅派的建筑语言,通过建筑体块的虚实组合、纯色材质的对比运用、大量铝方通格栅的设置,致力于更好地传承中国书院精神,塑造具有传统气质的现代小学。

  理念二:强化空间趣味

  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活动特点和心理需求,学校精心布置了架空交流走廊、双层观景平台、露天活动平台等立体交流空间。设计模糊室内外空间界限,着力强化空间趣味性,赋予空间以灵活多变的属性,助力小学生求知欲的激发。

  理念三:突显景观特质

  “十里花溪”是基地环境最为突出的优势价值要素,规划专设了水系观景平台,最大程度地让景观渗透进来,建筑与景观充分融合,突显场地景观特质。

  建筑功能设计

  空间通过连廊,组合成建筑群,总体分为行政学术、教学、生活、运动等四个功能区。

  行政学术区:由综合楼、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组成,其中综合楼与图书馆为4层建筑,建筑面积合计4103.82平方米;学术报告厅为单层建筑,座位数506个。

  教学区:由普通教学楼、普通专业综合教学楼及多功能教室组成。教学区能够满足30个教学班,1350名学生的上学需求,建筑面积7138.30平方米。

  生活区:为一栋综合了食堂与午休功能的4层建筑,可提供约700余张学生午休床位,400多个学生餐位,50多个教师餐位,建筑面积3290.88平方米。

  运动区:为一栋单层风雨操场,建筑面积1099.60平方米,设室内标准篮球场一个。

  坪路小学规划学校占地43.4亩,共30个班级,1350个学生,总建筑面积为20729平方米。

  规划目标

  以提高教学及生活环境质量和建设生态型校区为目标,营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尺度宜人的人文校区空间。

  创新策略

  规划接送专区:解决学生接送所带来的停车难与交通拥堵问题

  提供学生午休:缓解接送压力,健康学生睡眠

  开放体育设施:促进资源共享,服务城市周边

  落实绿色生态:落实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等生态措施

  建筑设计理念

  本次规划遵循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地势特点进行总体设计。

  规划自东向西,由低至高,依次布局校园体育区、教学区及生活区与山地景观区。考虑基地地势落差较大,各功能区之间采取台地的形式实现衔接,自然形成逐级过渡、依山就势的空间格局。

  体育区靠近蓉江一路,利用地势在运动场下部规划地下停车库,满足学生接送停车及部分社会停车的需求;体育场地自成一区,方便对社会开放,利于学校安全管理。

  教学区布局有综合楼、普通教学楼、专业教学楼、多功能教室及风雨操场,生活区规划有食堂、学生午休楼,均通过连廊串连起各功能的交通联系。

  山地景观区位于用地西南侧,为基地最高点,利用现状自然地形地貌,规划打造层次丰富的生态景观休闲区,并可设置植物园,为学生自然或科学课提供室外教学条件。

  立面设计

  建筑风格强调建筑与周边总体环境的呼应与协调,造型力求体现庄重大方的气质,采用浅暖色系照顾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感受,构图简洁,色彩淡雅;造型立体,轻松活泼;强调校园建筑本身的内涵和和文化气质。

  建筑外墙采用富有质感的外墙砖,设计利用沉稳、简单的色彩搭配,营造出既有简欧造型又具现代气息的建筑特征。

  建筑功能设计

  校舍按江西省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并增设接送停车、学生午休等功能设施。

  综合楼:4层,设校级办公、总务、卫生保健、广播室等功能,建筑面积751平方米。

  教学楼:3栋,均4层;设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风雨操场等功能,建筑面积7996平方米。

  生活楼:4层,底层为食堂,2-4层为午休楼,可解决约50%在校学生的午休需求,建筑面积3069平方米。

  地下车库:设机动车停车区、接送区、非机动车停车区,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

  高坑小学规划学校占地33.88亩,共24个班级,1080个学生,总建筑面积为20262平方米。

  规划目标

  建设一座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使用方便、空间和色彩都让孩子喜欢的小学。

  创新策略

  规划接送专区:解决学生接送所带来的停车难与交通拥堵问题

  提供学生午休:缓解接送压力,健康学生睡眠

  开放体育设施:促进资源共享,服务城市周边

  落实绿色生态:落实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等生态措施

  空间构建

  建筑整体空间的构建以”牵牛花’作为创作灵感,通过弧线的连廊将种子(学术报告厅)、花朵(食堂)等串联成一条美丽的植株形状,不仅让校园形成了许多流动的、有趣的空间,也让学校的步行交通空间形成了独立的循环,既方便了学生之间的联系,也为课间孩子们的活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遵循干净、整洁的原则,力求体现简约中带着活泼的气质,建筑群大部分采用白色外墙真石漆,大量白色铝方通既起到安全的作用又模糊了室内外空间界限,外立面局部采用淡淡的七彩色点缀。构图简洁,色彩淡雅;造型立体,轻松活泼,力求让入学的师生感到舒适又有活力的空间氛围。

  建筑功能设计

  校园建筑通过连廊组合成建筑群,总体分为综合楼、教学楼、生活、运动等四个功能区。

  综合楼:行政办公室、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及功能教室组成的4层建筑,其中学术报告厅与图书馆为2层,建筑面积合计3904.92平方米;学术报告厅为座位数312个。

  教学楼:4层建筑,能够满足24个教学班,1080名学生的上学需求,建筑面积3725.04平方米。

  午休楼:为一栋带底部架空的5层建筑,可提供约500余张学生午休床位,建筑面积3266.33平方米。

  食堂为2层建筑,具有350多个学生餐位及50多个教师餐位,建筑面积965.80平方米。

  新路完中包含30班初中和24班高中,就学人数为2700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标准较高,还需服务周边学校,满足区域性学术交流、教师培训教育、社区运动会等需求,建成后将成为蓉江新区教育行业的一张名片。

  项目区位

  本工程位于赣州蓉江新区东部。项目总用地122.14亩,地形基本平坦,西北角地势略高。基地大部分为农田、荒地及宅基地,涉及部分民房拆迁。基地东、南、西面临18米宽城市支路,南侧有一条水系,景观优势突出。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强调布局的整体性、连续性,结合地形地势及周边环境要素,校园规划分为综合教学区、生活区、室外运动区、室内运动区四个片区。

  综合教学区:位于校园东侧中部,由南侧的初中部教学楼、北侧的高中部教学楼、报告厅、办公区及图书馆组成。教学区能够满足54个班,2700名学生的就学需求。

  生活区:位于校园北侧,为一栋宿舍食堂功能组合的建筑。可提供约1332张宿舍床位,近1000个餐位。

  室外运动区:位于校园东侧,主要包括一个400米标准跑道操场、6个标准篮球场、6个标准排球场、10个乒乓球场及相关运动场地。体育场地独立成区,西侧、北侧与城市道路相接,方便实现学校对社会的开放共享。

  室内运动区:位于校园南侧,为一栋包含室内篮球场和游泳池的综合建筑,满足师生在不良天气条件下运动的需求。

  项目总建筑面积:54138.60平方米。

  空间构建

  本方案充分挖掘东侧十里花溪景观资源优势,多维度全方位地设置了观景交流空间,例如图书馆、报告厅等屋顶观景平台、教学楼两端设置的交流观景空间,方便师生最大限度的享受公园美景。位于教学西侧也设置部分连廊交流空间,可以方便师生课余观看体育活动或者远眺,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教学楼底层的架空空间为师生提供了非机动车停车、社团活动等空间。本方案设计突破了传统校园的空间格局,在建筑与场地互动中诞生出丰富的景致。

  立面设计

  建筑外立面造型采用现代、简洁的建筑风格,通过白色与灰色外墙的横向线条对比凸显教学建筑内敛的气质,统一中富有变化。体育馆建筑采用穿孔金属板作为外墙材料,通过形体的变化和亮色点缀,让体育馆富有强烈的现代感和标识性。

  建筑功能设计

  教学楼建筑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两部分,高中部建筑面积约7733.73平方米,包含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初中部包含教室、报告厅、和班教室等功能。

  宿舍食堂建筑共5层,包含学生宿舍10178.3平方米,共计222间;食堂3528.8平方米。

  体育馆建筑面积3401.9平方米,包含一个篮球馆和一个非标游泳馆。

  未来

  这些学校完工后

  将能满足更多孩子就近入学的需要

  真是太棒了!

  期待早日完工!

  快把好消息告诉亲友们吧~

  来源:综合赣县发布、赣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新赣州房产网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