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右不愧丰饶之地,自信风景独好,人誉鱼米之乡,说不尽的名山胜水,道不完的文化遗存,怎也突显不出一个叫万年的小县。
万年县呈三角状盘踞于赣东北,丘陵、岗地间穿插着盆地,湖塘星罗棋布,一片平原滨临鄱阳湖。明代正德七年(1512)始有此县,以县治于万年峰之阳而得名,尽管如此,但“万年”两字依然取得任性,执拗地叫了五百来年。万年与五百年,这数字上的落差让我的内心有一种莫名的跌宕,直到抵达大源乡源头村小荷山,隐隐感觉到上天的苦心,虽说这些地名与史前事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却是非常有趣的隐喻、暗示,或许很久很久以前,寻常的地表上有着不寻常的往事。
是的,万年人喊这块土地是精神的原乡,毫无顾忌地声称:“野稻驯化起于是,烧土成器始于斯,刻符记事源于此,物食易换发于兹。”
倘若这四句话成立,足以让世界向万年致敬。
甲、 洞的秘密
起先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仙人洞的标识一晃而过,并不在意,我对地名的雷同现象早就习以为常。
一切都出于偶然,本是专程前往贵溪考察铜的冶炼,途中,廖国良先生对万年文化如数家珍,谈得津津有味,一时令我心向往之,万年与贵溪毗邻,临时动议,回程绕道万年。
这样的偶然在生活中时常发生,比如六十年代初江西的文化部门注意到一封群众来信,写信者曾在万年呆过一段时间,他认为万年的洞穴可能有远古人类的活动场所,一封很可能疏漏的信揭开一场世界级的考古序幕。
仙人洞盯着长条形的大源盆地和一条通向它的路。
不知道我们的造访是冒犯,或仙人洞本身就是我们遥远的乡愁。
在这块东西约六公里,南北约二公里的溶蚀盆地中行走,很像是踩在一条回乡的路上。年华似这渐远的水路,大源水挽不住岁月的投影,纡徐地从小荷山边向西北缓行,上了年头的古桥和收割后的田野,还有爱闹的犬把天空叫得阴沉沉的,两三只家禽无聊地蹒跚而过,黄昏的空气饱含着水分,土地松软、香柔。仙人洞的洞口就在小荷山脚,像一扇永不关闭的久违的家门。
小荷山是一座孤立的小山,尤同丰收后堆积的米仓,又似一只倒扣的碗。披就一身年轻、温润的气息靠近蛮荒时代的遗存,轻轻地,总觉得祖先们还在仙人洞里冥睡。
我们联想起毛泽东同志在庐山仙人洞的名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万年仙人洞也是天生的,好就好在天生,建筑体会在时间的推搡中荒废,以至荡然无存。虽然这里没有险峰,在文明史源上也有它的无限风光,“仙人洞”谐音“先人洞”,缓缓步入其中,仿佛进入到一个文明的子宫。
1962年的中国正经历着痛苦的自然灾害,这年春天,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依然派出发掘组前往仙人洞试掘,五十天的工作日里出土300余件人工制品,12处烧火堆以及人头骨、股骨、众多动物骨骼,这是华南地区最先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1964年4月,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用了35天的工作日对仙人洞作了第二次发掘。再下来,众所周知的十年动乱使人们无暇顾及荒野间的仙人洞。
如今已经确定,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完整的地层关系记录着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经济生活方式的转变,绝对年代距今25000年前。
一直往里走,我恍惚地像是偷渡到了另一个世界。
仙人洞并不是雄阔的洞窟,站在合适的位置足以环视每个角落,在中国有无数这样的山洞,但对仙人洞的表述显然不是简单视觉上的空间概念。
洞里藏着很深的蓝色的梦,涉足的现代人无疑都被俘获在这个梦里。
我似乎嗅到从遥远的地方弥漫而来的气味——原始的、火热的、嘈杂的、腐旧的、腥臊的……真是跨越万年的一个家的气味,很熟悉又很陌生,那些天真、纯净的古老灵魂在迷幻的灯影中漂浮动,充盈着整个洞穴。一种在场感令我心存敬畏,仿佛墙上还吸附着隐约的回音,是石头在低语?是时光在说话?渐渐闹腾起来,在没有隐私的群居生活里,我们有更多的关于中国式伊甸园的浪漫想象,可以撷取到最初的朴素的生命哲学。
历史就是一首魔幻的大诗。
他们集结在仙人洞遮风挡雨,这里记述着他们的日常,凄怆的岁月里望夕阳远去,暮色渐浓。他们的目光要比小灵猫更敏捷,石刀要比野猪更凶猛,他们必须精准地射杀潜伏在草丛中的果子狸,箭要赶上飞翔的雕和奔跑的斑鹿、麋,他们用蚌器割开豹的皮。
他们活在血淋淋的食谱里,仙人洞的穴居生活到底远到多久?这种可能性使我陷入时间的虚无中。
人去洞空,上万年的时光也是瞬间烟逝。
这是一群简单的人,他们的眸子应该是清澈的,又带着一丝解不开的悲伤,他们在这里蜗居,更像是躲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思想,没有奴役,没有抵御灾难的能力,不知荣华富贵,也不懂得蝇营狗苟的龌龊,他们在磨砺中过生活,像一户漫长的人家,也是坚固在洞穴里的小村庄。他们在洞里出生,在洞里成长或夭折,在洞里老去,这里有他们的欢笑与烦恼,但仙人洞的存在使他们不离不弃地在一起,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地感慨,心灵间的距离竟也是那么远。
以仙人洞为背景的生死如同草木连绵不断重复,这是一段段不该忘却的感性的人生,最终他们都死在了我们的血脉里,轮回到我们中间,或许我们就是这些原始人的来生。
大约八千年的时间段落里,仙人洞因气候变化而被河流里杂质堵塞,封存。他们寻找其它的栖息地,像一个最远的故乡从仙人洞出发,飘移出我们许许多多的故乡。
查看评论(1)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