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简单地把我的绘画过程叙述一下:在我画画的初期,跟大多数人一样,走的是写实路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批美术资料引进来,西方美术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对我的触动比较大。最先,我受拉斐尔前派、席勒绘画的线性表现的影响,在《金舟》中尝试了把空间压扁、压平并以线性的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段。这个阶段过后,我对我的绘画之路何去何从非常迷茫,于是进入中央美院第四届油画进修班,想寻找出路,但是我发现当时美院盛行的新古典主义并不适合我,我是要寻找一种更适合用绘画这个载体来表达自己某种愿望或者是想象、幻想的方式。从美院回来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怎么画,后来我就索性顺应自己的内心去画,做了一些试验性的小画,包括学卢梭的稚拙的原始感觉的《疯丫头》、表现梦幻的《梦》、象征性表达的《朋友的肖像》,前期的《伊水》,古典时期的也试验过。我一个较深的体会是:要做一个画家,就要不断地否定自己,这是一个基本的品质。
随着年龄增大,逐渐进入意象风格。我觉得意象是很有弹性的,空间巨大,解释是多义的,我本身很喜欢这种方式。《西递夜话》就是想表现出溪地村进入夜晚以后那种神秘的空间和纯净的幻想,比较后期的《伊水》是借龙门石窟这样一个载体来表达魔幻空间的概念,这样对宗教的精神和含义的解释更宽泛,更能够吸引人。我理解的“意象”,两个要件很重要:一个就是西方当代的抽象表现,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的线的表现,两点缺一不可。我的绘画过程大概就是这样走了,能不能得到认可,我已不太关心,只是知道它比较适合我,这是最重要的,我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内心对“什么是绘画、什么是审美”的一种解释。
(文字整理: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王洪伟)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