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不日将开启大幕,32列强摆开战阵,捉对厮杀,绿茵起烽火,赛场决雌雄。体育迷们把有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年份称作为体育大年,世界杯被认为是唯一能与奥运会分庭抗礼的国际性赛事,足见世界杯在世界体育领域的江湖地位。数百万狂热球迷涌入赛场摇旗呐喊,数十亿痴情拥趸翘首荧屏引颈以待,这种魔力,除奥运会,谁与争锋?

  世界杯的吸引力勿庸置疑,不过,这样的足球饕殄盛宴,似乎只是男人们的下酒菜,女人们常常被描绘为旁观者甚至抵制者。当一帮粘着一身臭汗的爷们端着啤酒杯,就着炸鸡在电视机前大呼小叫之时,一旁的女人或露出不屑的眼光,或呈现一脸醋意,甚至拂袖而去。世界杯战鼓擂响之日,被凉在一旁的女人们碰到了一个真正的敌人——足球,一不小心,这个浑球就借着这个联赛,那个杯赛,尤其是世界杯这样的噱头轻易就把女人身边的男人抢走了。世界杯期间,那些失意的女人们往往自嘲为“足球寡妇”,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们往往要忍受独守空房的寂寥,无人关爱的凄怆,她们不由自主地对那个“该死的足球”怒目相向,足球成为了女人的敌人,而世界杯则成为了女人与足球战争,一场争夺男人的战争。

  “足球寡妇”的自嘲或许有些过头,但足球或者世界杯还可能成为真正的第三者,拆散佳偶,棒打鸳鸯,有统计报告说,世界杯期间或之后一段时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离婚率比平时要高出若干百分点,而我们现实生活也确实有人因足球之争而劳燕分飞的,如著名的球迷领袖罗西就曾因痴爱足球而婚姻破裂等等。有人说,狂热的球迷都是些轻度神经病患者,在世界杯这样的迷药的催化下,这个患者变得对足球如痴如醉,心无旁骛,冷落自己的另一半或是不可避免的结局,而女人们如若未能及时理解自家男人这种“轻度神经病”发作,或恶言相向,或冷战不采,世界杯或许真有可能成为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足球似乎就是为男人们发明的,一百五十年前,英国的矿工们闲暇无聊之时,发明了现代足球运动,从此,足球便一步步借着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成为了如今的“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运动体现了力量与激情的结合,最能体现男人对力量的追求和对激情生活的向往,而置身于看台上的球迷,往往泯灭了社会阶层、贫富高下的界限,可以尽情放纵自己,一个矿工可以和一位国家总理一起跳上座椅狂欢呼喊,快乐如无拘无束的孩童,一同消费足球带来的激情。足球比赛的宏大场面、激烈对抗最容易激发男人们那种孩童般的天性,使其回归本真,释放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

  女人们未必能理解足球带给男人的这种畅快,所以同样有理由在那些男人们傻瓜般地陶醉的时候投过去不屑的一瞥。不过,幸运的是,足球还是通过某种方式也俘获了不少女人的心。在风华绝代的梦幻王子大卫·贝克汉姆出道以前,罗伯特·巴乔就曾令无数的女人们心生怜爱,被称为“忧郁王子”的巴乔,除了有着俊逸的面孔,还有一双注满忧郁眼神的眼睛,而且经历坎坷,球艺超群,是少女心中的完美爱人形象,是成熟女人心目中纯真孩童的模样,即使巴乔退出江湖已经若干年了,在中国,至今仍然有一批女球迷在关心着他的一举一动,回味他曾经的一举首一投足。至于贝帅哥,那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少女杀手,有一回,我带着一位女记者去采访贝克汉姆,当小贝出现在女同事的眼前时,我看到她双腮飞红,两眼放光,如痴如醉,完全忘记自己是一名记者,而把自己当作一名崇拜者,一名被偶像迷得晕晕乎乎的球迷。有人说,男人因为爱上足球而喜欢上球星,女人因为喜欢球星而爱上足球,男人和女人似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动物,我们有理由理解他(她)们在爱上足球时的不同方式。在我过去就职的《足球俱乐部》杂志,曾经做过一个读者性别调查,结果发现,在购买这本杂志的群体中,居然有18%左右为女性,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在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球迷群体中大约有五分之一为女人,不过,另一个比较悲观的调查统计结果则显示,如今大约只有5%的女人愿意陪着自己的老公一起看世界杯。

  如果我们相信五个球迷之中就有一位女球迷,可以肯定,这部分女球迷与足球之间没有战争,而是化敌为友,化戾气为彩虹,让足球成为了进入男人内心世界的桥梁,假如在你的家里,男人女人皆球迷,老公老婆都爱世界杯,那么,世界杯不仅不会是女人与足球开战的战场,而是提升恩爱水平、磨合家庭矛盾、支持和谐社会建设的浪漫小径。至于那些至今还不曾爱上足球而且自叹为“足球寡妇”的女人们,其实也没什么可着急,那位叫足球的小三没什么可怕的,世界杯四年才一次,四年里让那个平日正而八经、刻苦奋斗的男人傻一回、疯一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恩爱的线握在你的手里,只要瞅准时机,你把线往回一拽,男人还是那个男人,老公还是自己的老公,要赏要罚,还不是由你来轻启朱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