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是做这件事,后半生注定还是做这件事,这就是发光”

  江风益为人低调,但对于“江老师天生就是一个做发光材料的料”这一说法,却很乐意接受:“这表示前半生是做这件事,后半生也注定还是做这件事,这就是发光。”

  事实上,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的江风益,原本硕士报考的并不是发光专业。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转到这一专业,他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曾被称之为中国发光学的摇篮。1987年,江风益被录取后,师从中国发光学事业先行者之一的范希武先生,从此被引进了半导体发光研究的大门。

  江风益日后研有所成,还因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言传身教,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在他的血脉里流淌。

  江风益出生于江西余干县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中共党员。担任过大队会计、村支书的父亲,热爱家乡,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村民办实事从不计个人得失,这深深影响了他。

  大学毕业,风华正茂。本可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江风益放弃了,回到当时的江西工业大学任教;1989年,硕士毕业,在继续读博、留中科院长春所工作、回工大的三项选择中,江风益还是选择了回江西。他说:“红土地的山水养育了我,学成后报效家乡,也是老父亲和亲人的心愿。”

  2011年,江风益作为中管专家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他发现,井冈山革命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与弘扬科学精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江风益解释说,坚定信念,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江西是欠发达省份,南昌大学是欠发达省份的211工程大学,但我们始终坚信,江西也能搞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艰苦奋斗,科研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实事求是,说明要找到相应的创新路径和方法;敢闯新路,表明勇于创新;依靠群众,对应依靠我们的团队,最后勇于胜利。”

  采访结束,记者走出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回头望去,夕阳柔柔地投射在“硅基LED”几个大字上,静静地透出光亮。一如江风益,对科学的坚执,对风雨的淡定。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