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江西男孩发声:上海女逃离农村 我就是来自你们所说的江西山区
网友有话说:江西女孩致信上海女孩:农村能滋养年轻人爱情
国内主流媒体观点
随着江西男和上海女的矛盾在网友的讨论中愈演愈烈,国内主流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评论:
1。《人民日报》:农村,说声爱你太沉重
2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农村,说声爱你太沉重》
无论如何,在春节期间连夜出走,总是与喜庆氛围格格不入,总是让人感到心痛。既然不能奢求一个人去承担时代的重负,既然社会底层的福祉提升进程缓慢,那么,这个社会能否更多一份友善?群体与群体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哪怕鸿沟还在拉大,是否能够多一份“以恕己之心恕人”的友善?这样,痛苦的刀刃就不会如此锋利,不至于将已经饱受身份迷失之苦的农村大学生,刺出醒目的伤疤。
2。光明网:私域的爱情,公域的乡愁
要讨论这起事件,首先要分清楚公域与私域的问题。在私域的层面,这是一个爱情问题,有木有真爱,当事人自己最清楚;在公域的层面,这是一个乡愁问题,所谓“农村,说一声爱你太沉重”。在私域层面,上海女与农村男的结合,根本不成问题,幸福与不幸,都是个人的选择,也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个人素养差别肯定是有的,爱得到底有多深也是需要检验的——逃离因此既是一种选择,同时也是一个答案。
真正的问题,不是上海女的逃离有没有歧视农村人;而是我们农村出身的人,为什么要有被伤害的感觉?内心强大的人,从来不会强求别人认同;相反,地方与地方之间从来就是不同的,遑论城市与乡村?
3。《法制晚报》:个人冲破壁垒,爱情就充满希望
中国已经不是只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相反,更多的人对待爱情与生活,都抱着更宽容的态度,更尊重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的看法。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所以,不可以个案来推导结论,而更应该看到积极的因素,一个年轻人,只要自己的生活态度积极,踏实肯干,还是能被社会承认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
其他媒体:
4。《南方都市报》:城市女和农村男故事背后的隐喻
这桌饭菜是家里人以远高于平时的标准整出来的,老两口为接待来自大城市的准儿媳做了特别的准备,但最后的结果表明——在老两口的最高标准与准儿媳的最低标准之间,依然有着一条巨大的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条鸿沟与贫困或者说经济水平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区别。
5。四川在线:别把吓跑上海女孩的这顿饭炒糊了
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是既成事实,也是无法一下子改变的。但这种差别在物质意义之外,如果还人为附加精神上的歧视,并试图将其合理化,这绝对是不公平的。回到“上海女逃离”的讨论上,说到底,就算这顿饭相当丰盛,女孩流连忘返,也不能保证这段恋情天长地久。也就是说,“上海女逃离”事件的本身,无关人生追求这个宏大命题,而只是如何做人的一个细节而已。说开去没有多大意义。无非是不同社会阶层,在既定立场上的情感宣泄罢了。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查看评论(17)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