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该送审稿首次提及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食品安全责任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一年时间过去,在南昌市餐饮行业里,“食责险”依然被视为“新生事物”,乏人问津。昨日,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获悉,南昌城区约7000家的餐饮店,却只有10余家规模较大的餐厅参与投保。

广告

  “买保险还不如买消毒柜”

  “我从1982年开始做餐饮,这家烧菜馆在这开了五年多,到现在都没有顾客说吃出问题的。”中午时分,一家位于丰和北大道的满口香烧菜馆人头攒动,顾客吃得津津有味,而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老板涂女士向记者坦言:“刚刚开店时是丈夫负责烧菜,我自己亲自洗菜、切菜,对卫生问题很清楚,有投保那钱还不如给店里换个新的消毒柜。”

  和涂女士家烧菜馆情况一样,南昌多家连锁快餐对于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也持“无所谓”的态度,其中一家快餐店的工作人员表示,总公司没有强制投“食责险”的规定,之前也没听过同行有谁投过这个保险。

  南昌10余家餐厅投了“食责险”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投保率不足一成且主要集中在出口产品上,远低于国际水平。而我市投了“食责险”的餐厅也寥寥无几。记者从南昌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南昌只有10余家规模较大的餐厅投了“食责险”或类似险种。

  “所谓食品安全责任险,就是被保险人在生产经营场所内生产、销售食品,或者现场提供食品时,因疏忽或过失等原因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中国人保财险南昌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餐厅如果投了“食责险”,一旦有消费者食用该企业的食品出现问题,该企业垫付医药费用后,由保险公司按照相关条款对企业进行赔偿。

  记者了解到,南昌有几家有一定规模、客流量较大的餐饮企业购买了与食品安全责任险性质差不多的公众责任险附加食品饮料责任保险。记者联系了在南昌餐饮业中规模较大的一家火锅店相关负责人李辉,他告诉记者,他们在2011年就购买了公众责任险附加食品饮料责任保险为消费者权益提供保障。“顾客在店内有磕磕碰碰或被烫伤等意外发生,都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权益。”

  超七成市民赞成餐饮店投“食责险”

  大多数餐饮企业无法接受食品安全责任险,那消费者对此类险种又是如何看待的?记者昨日在餐饮店等人群较集中地询问了50名市民,超过七成的市民表示赞成餐饮店购买“食责险”,他们认为餐营店如果购买了“食责险”,顾客在消费时遭到权益损失可以得到合理保护。

  八一广场一家餐饮连锁店内,邓先生正带着五岁的女儿朵朵吃饭。邓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从没听说过有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作为一名老师,经常在网上看到不少学校、餐营业发生集体中毒事件,而许多餐饮业却无力偿还赔偿。”邓先生表示,如果购买了食品安全责任险,餐饮店就不会因无力赔偿而关店或对消费者“耍皮”赖账。

  在叠山路一家商场内,正在购物的陈女士表示支持餐饮店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消费者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这类保险所交费用应该不是很高,却能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构筑一张保障网。”

  “食责险”成了“空头支票”

  南昌一家保险公司非车险保险负责人黄经理介绍说,“食责险”最低每年缴纳1000元的保费即可享有累计保额50万元。但这个看起来很不错的险种,却没有得到餐饮企业的认可,大部分餐饮企业对此并不感兴趣。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保险公司在产品推广上没有完全跟上,包括个体户经营在内的大多数餐饮企业保险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等原因,让‘食责险’成了‘空头支票’。”南昌市保险行业相关负责人说,想要推广“食责险”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南昌市保险行业打算对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大力宣传该险种,但是如果像车险中的交强险一样强制的话,又担心食品经营者会将此误解为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