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印发,此次文件是时隔37年后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意见》提出了“十三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建设需要遵守的若干要求与目标,不乏很多亮点。(《意见》详情)
而在这些政策中,最受网友关注的一点是与很多人居住环境紧密相关的一条:
“未来我国新建小区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那么,到底什么是街区制,为什么要开放封闭住宅小区,开放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又将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为此,新浪江西小编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与网友意见,在此为大家做一番解读。
什么是街区制?
所谓街区制,实际上就是由城市主干道围合、中小街道分割、路网密度较高、公共交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的开放街区模式。与之相对的则是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目前所采用的“院落式”、“封闭小区式”的建设模式,大马路、大广场、大社区、大循环,规模过大的院落把城市割裂开来,形成一个个封闭的单元。

在西方国家,城市通常采用街区制的规划建设方式。而在中国,自1998年福利分房改革之后,商品房成为住房主力军,小区建设大行其道,而很多小区都采用的是封闭式小区,这也是当前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的居住空间模式。

为什么要开放封闭住宅小区?
那么,中央为何要求城市不再建封闭住宅小区呢?《意见》也给出了解释: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也就是说,中央的最大目的在于“治堵”和“防堵”。相信很多江西网友对此也深有感触,目前在国内很多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出行最为麻烦的问题。单靠主次干路、一环二环来疏导交通是远远不够,正如人体不仅需要大动脉,还需要密布全身无数的毛细血管,才能保证正常机能的运转。
开放封闭住宅小区会有什么影响,又会遇到哪些问题?(详情见下页)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查看评论(71)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