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昨日下午,南昌大学校园里传出一阵轰鸣声,一辆蓝色方程式赛车在马路上呼啸而过,让围观大学生们直呼“太帅了!”自己动手组建一辆方程式赛车,速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这在外行看来几乎不可能,但南昌大学一群“90后”大学生用实践将其变为现实。

广告

  记者 高小茜 文/图

  组 队

  江西首支

  FSAE方程式赛车队

  昨日下午3时许,南昌大学建工楼旁边的马路两端拉起了警戒线。一辆蓝色的方程式赛车静静地停在马路一侧。随后,身穿红色赛车服的赛车手坐进车里,戴上手套和头盔后,按下发动按钮,赛车便发出响亮的轰鸣声,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

  这辆酷帅的方程式赛车名字叫致骕1号,承载着南昌大学致骕-SPV方程式车队的队员们的赛车梦,也是江西大学生制造的第一辆方程式赛车。据车队队长麦圆璐介绍,车队成立于2013年11月,是江西省首支FSAE方程式赛车队。尽管车队还很年轻,却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设置了技术部和市场部。目前,车队现有30余名队员,还有5名女队员,主要来自学校机电与工程、信息与工程等学院的本科学生。

  “我是学习车辆相关专业的,从外校同学那得知有大学生方程式比赛,于是,我们便找到一些志趣相投的同学,多次向老师提议,将赛车队组建了起来。”麦圆璐说,由于专业性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车队队员从最初的100多人,到现在只有30余人坚持到最后。

  备 赛

  致骕1号造价近10万元

  方程式赛车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方程式赛车通常是指轮胎裸露在外的单座席比赛用车。10月14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在湖北襄阳举行,南昌大学致骕-SPV方程式车队刚从赛场回来。“参赛前,我们查阅了大量其他车队的资料,并到湖南、广东的外校车队去学习。”麦圆璐告诉记者,备赛的主要困难就是技术,队员们的专业知识与比赛要求还有距离。

  在车队办公室里,随处可见车辆制造的专业书籍及睡袋,熬夜就是家常便饭。“今年6月13日,车队发布样车,看着劳动成果,我们才有了坚持的动力。”麦圆璐说,今年9月,造价近10万元的致骕1号诞生。

  参 赛

  方向盘意外脱落无奈退赛

  与多数队员不同,21岁的白俊超所学专业与车辆并无关系,他凭着自己对赛车的兴趣成了车队经理,也是车队里三名赛车手之一。白俊超告诉记者,和普通轿车相比,方程式赛车空间小,车手坐进去后双腿还好能伸直。“赛车加速性能特别好,但大赛要求车速不能超过160码,所以我们的车加了限速阀,去掉限速可以上200码。”白俊超说。

  “车队建立起来便开始为这次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做准备,我们今年首次参赛,很遗憾没有完成比赛。”白俊超说,令人欣慰的是,致骕1号顺利地通过了组委会的十项检查,首次参赛能通过这么严格的检查,还是很不错的。

  据介绍,意外发生在大赛最后的耐久赛项目,在第一圈快要跑完时,方向盘突然脱落,好在人员没有受伤。

  难 题

  因场地受限车队发展遇瓶颈

  虽然今年遗憾退赛了,但队员们仍然信心十足。“今年我们会总结经验,争取明年取得好名次。”白俊超信心满满地说,明年他们还要带着一辆电动方程式赛车去参赛。目前,该车队由甘肃郝氏碳纤维独家赞助,但车队的发展还是受到了场地和经费的限制。白俊超说,他希望更多江西本土企业能帮助车队一起发展。

  南昌大学车辆工程技术研究所教师曹铭是车队的指导老师之一。“车队属于南昌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之一,学校提供了车队的起步资金,还提供了办公场地和制造车间。”曹铭说。

  “从最初的设计加工,到最后上场比赛,都靠学生自己去完成,只有在他们遇到麻烦时,我们才会提出意见。”曹铭说,车队也是同学们将书本知识用于实践的平台,参加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也能为今后就业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