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灵魂,那么文脉就是一个城市精神传承的遗存。南昌东湖周边自古以来是因水景秀美而形成各种文化为一体的繁华地区。这里是教育场所的集聚地,是南昌老城区人文景观的所在,是南昌城市人文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百花洲周边更是曾经车水马龙、繁华一时的城市主要商圈。但现在,受商业格局窄、交通不便等影响,具有“亲水”优势的百花洲环湖商圈业态繁杂,再难聚集曾经的人气。
如何改变现状,东湖区筹划将主打“文化牌”,对百花洲街区及相邻空间进行重新打造。追溯历史文脉,重建文化地标。依托文化复兴,重塑商圈,建具有规模文化商业综合体,让百花洲周边成为南昌市重要的商业集聚区。
现状
业态繁杂、发展主题不显制约“亲水”环湖商圈发展
三湖一线的环湖区域是南昌老城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区别于杭州西湖周边浓厚的商业氛围,南昌的环湖经济远没有那般热闹。对比中山路、胜利路的商业繁华,“亲水”环湖商圈人气不旺,在走访时记者发现,业态繁杂是环三湖沿街店铺给人的初印象,在百花洲路,咖啡吧、书吧、茶座等休闲场所“点缀”在一些运动产品销售店、舞蹈服装租赁店、少儿教育店等多样的店铺中。而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南湖路,目前留下的都是经营多年的餐饮店,还有几家静吧。没有明显主题产业,商业格局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原因之一。
文化地标消失无法再聚集人气
而曾经因文化集聚地所聚集的人气,因年代的变迁,不少代表性文化地标的消失,也难再聚人气。回首以往,东湖的文脉,是由众多的可见与无形的历史流传物构成的。以东湖为中心的文教文化、宗教文化,构成了东湖文化地理的有形的脉络。以东湖月夜和苏圃春蔬为代表的名胜景点,以建德观街、城隍庙、火神庙、渊明路等为代表的街巷文化,构成了东湖多样融一的城市文脉。拥有建德观街、合同巷等9条传统街巷,宗教场所,有书院、儒学、县学,有名人名名宦祠堂馆,是最能代表南昌人文历史的城市文化核心片区。
而如今,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城隍庙,曾是民间百姓文化生活的中心。围绕着城隍庙,有丰富的各类小吃、小商品;有精彩的各种表演、杂耍;有茶馆酒楼、书场戏台,如今却难觅踪影。曾享誉天下的东湖书院,也随着“西学东渐”而走向没落,至今也只有其地的小巷,地名仍称“东湖书院”,但已失去旧时的繁华景象。
街区打造:
东湖区计划打造12.62万平方米百花洲、建德观街区
如何破局再聚人气,东湖区提出“追溯历史文脉,重建文化地标”的理念,近日敲定了《百花洲街区及相邻空间设计方案》,计划改善街区条件,保护街区历史遗存,恢复重要历史文化节点,重塑历史记忆和城市乡愁,激活城市人文气息,打造南昌城市历史文化重要名片, 以“人文代启、文化复兴”的设计理念,将片区打造与整个南昌市人文精神的重塑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城市文化复兴的特色之路。
项目北起叠山路,南至中山路,东到环湖路、苏圃路,西达渊明北路的范围;包括百花渊路、南湖路、北湖路、环湖路、苏圃路、民德路、建德观路等7条主要道路和东湖、南湖、北湖三个湖区。建德观街区计划连接滕王阁,包括胜利路步行街、城隍庙、建德观、杏花楼和佑民寺等重要文化节点。
并计划分为城隍庙地块、建德观地块、杏花楼地块、钟鼓楼地块、东湖书院地块、状元岛地块、佑民寺地块、八一公园地块、南昌行营地块、文庙地块、最有价值商业地块按不同情况进行打造。记者了解到,最有价值商业地块旁还有望建大型停车场
总占地面积约12.62万平方米,其中百花街景区总面积约4.97万平方米(湖内2.54万平方米,沿湖区面积2.43万平方米);建德观街区总占地面积约7.65万平方米。
文化地标:
计划复建城隍庙、建德观、东湖书院、文庙
打造文化地标上,东湖区计划建设百花洲景区,重点打造景区内的佑民寺文化、贡院文化、状元文化、十景文化、澹台墓、杏花楼、水木清华、南昌名人名居、南昌行营等重要文化节点。
依托城市文脉,凸显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再现建设城隍庙城市记忆文化区、建德观道教文化区、杏花楼文化区、佑民寺佛文化区、南昌行营历史记忆文化区、南昌贡院及状元文化区。提出复建城隍庙、建德观、东湖书院、文庙计划,让曾经因文化带来的繁华得以延续。
实现一线文化人文景区 重置旅游布局
并拟以此实现贯穿滕王阁、绳金塔、胜利路步行街、城隍庙、建德观、杏花楼、佑民寺、八一公园、南昌行营、百花洲等一线文化人文景区,完成城市大旅游品牌塑造,利用人气集聚,实现旅游业态布局和旅游产业重置。打造南昌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提升二十三个历史人文景点重现南昌城市记忆区
同时,还计划提升建设苏圃春蔬、东湖夜月、王德舆(民国时江西首富)故居、熊式辉故居、澹台灭明墓(相传为孔子学生)等二十三个历史人文景点;尊重保护城市肌理,改造沿线街巷,使街巷文化与湖景文化相辉映,提升建设包括八一公园、南湖、北湖、东湖在内的国家AAAA级公园,形成南昌最重要的城市记忆区。
道路提升:
改造环湖沿街建筑立面及沿线景观
街区的打造,不仅是对文化地标的重现。东湖区更注重整体效果,为此中山路、百花洲路、民德路、建德观路、渊明北路、南湖路、北湖路、环湖路、苏圃路沿街建筑立面及沿线景观,也在此次改造之列。
记者注意到,苏圃路、南湖路、北湖路、环湖路、百花洲路、明德路状元桥段为临湖道路改造。如何对临湖建筑进行改造?记者从东湖区相关工作人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南湖路临湖建筑的改造并不是说要全部拆除,我们在不影响居民生活同时,会对其外部墙面进行一个改造,让它能与周边建筑风格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