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霞 袁昕 彭琴)春风和煦,夜色温柔。在江西九江市彭泽县的村民广场、祠堂长亭、田间地头、圩堤渠畔,一场场“长江夜话”如星光点亮了百姓的心愿,照见了彭泽县委、县政府为民解忧的初心。从破旧闸门到泥泞小路,从渗漏堤坝到淤塞沟渠,群众的声音在这里被倾听、被重视、被回应。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书写答卷,让“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零距离”。

广告

  夜话暖民心:群众的心声,我们的行动

  “闸修好了,圩内万亩良田就有救了!”彭泽县芙蓉农场黄花墩社区的陆尤中,他站在芙农圩旁,手指向正在施工的旧四扬闸,语气里满是欣慰。几个月前,这座老闸的损坏让圩内排涝抗旱陷入困境,防汛更是如履薄冰。

  “长江夜话”活动上,他的一句“急难愁盼”,成了彭泽县农场党委的“头等大事”。场党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迅速行动,通过现场勘探、制定方案、抢抓工期,4月初闸门焕新在即,排涝抗旱的“生命线”即将畅通。家住龙王咀社区的崔小科曾为坑洼狭窄的主干道愁眉不展。如今,项目已经启动开工,总场干部日夜带着施工队忙碌在干道施工现场,从泥泞到坦途,党委用实干将“烦心路”铺成了“连心路”。

  田间解民忧:一渠清水,万亩丰年

  家住官运社区的朱胜利忘不了每年汛期,堤坝渗漏的揪心场景,夜话会上,他激动地说:“防汛大堤在早年维修加固时,被高压线限制了,一到汛期时期,庄稼人心里慌啊!”,芙蓉农场党委就立即与县水利局沟通,协同推进问题解决,通过工程评估、争取项目资金、加固修复,5月底前将让堤坝“挺直脊梁”。而他田边那200米淤塞的沟渠,清淤机械已轰隆作响。“堤坝加固了,沟渠通了,丰收就有保障了!”朱胜利蹲在地头,笑容比春阳还灿烂。

  家住丁家湖社区的房云旺站在抗旱渠旁,看着工人们加高护砌的身影,眼眶湿润:“这渠修好了,再旱的天也不怕了!”场党委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一起,正在抢抓汛期前的“窗口施工期”。

  今年以来,彭泽县以“长江夜话”议事机制为载体,以乡(场、区)镇、城市社区为阵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位推动部署,强化组织保障,建立问题收集、责任分解、督办落实闭环机制,切实打通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交流“最后一公里”,推动一批小区物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等民生问题高效解决,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星光映笑脸:幸福答卷,写满田垄

  从路灯维修到沟渠清淤,从道路重建到堤坝加固,一桩桩、一件件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党员干部在承诺践诺的春风中生根发芽。

  截至目前,彭泽县“长江夜话”基层协商议事机制共收集289件民生诉求,已办结201件,88件正在推进中。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对话,更是一份永不停歇的守护,该县将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用“马上办”的速度、“办到底”的力度,让“夜话”的星光点亮万家灯火,让田畴沃野流淌幸福欢歌。未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故事,仍将续写新的温暖篇章。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