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江西省庐山风景区景色如画。摄影|新华社记者胡晨欢

  ▲“册府千华——江西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江西省图书馆举办,分期展出该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江西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以及其他馆藏珍贵古籍共160余部200余册。摄影|新华社记者周密

  ▲江西省抚州市新城区,书本造型的雕塑群屹立。这座雕塑群形似3本“背靠背”的翻开书本,分别以王安石、曾巩、汤显祖3位历史名人的成就——“荆公变法”“曾子文章”“汤翁四梦”为内容。新华社发(资料片)

  ▲考古工作人员对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五号墓的内棺进行清理工作(2018年1月25日摄)。摄影|新华社记者万象

  ▲考古人员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遗址主椁室的发掘现场清理文物(2015年11月14日摄)。摄影|新华社记者万象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外景。近800件(套)从明清御窑厂遗址考古出土、修复而成的珍贵文物在该馆展出,包括明成化年间的半成品斗彩鸡缸杯、明宣德年间的青花行龙纹蟋蟀罐、明正统至天顺年间的青花如意头形枕等。摄影|新华社记者黄和逊

  ▲“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江西景德镇进行预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6件入围作品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当代陶艺的最新成果。这是展出的作品《汉风·列传系列》(2022年1月10日摄)。摄影|新华社记者周密

  ▲图为江西省元青花非遗传承人蔡文娟,她正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观看青花相关的展览。摄影|新华社记者程婷婷

  ▲市民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游玩(2022年12月31日摄)。摄影|新华社记者万象

  ▲在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一家甲路油纸伞制作工厂拍摄的刷好桐油的油纸伞(2023年3月1日摄)。摄影|新华社记者刘杨

  ▲2016年2月11日,游人们正在参观以江西著名建筑“万寿宫”为原型的灯组。摄影|新华社记者周密

  ▲2021年7月23日,曹加祥在篁岭“晒秋”(手机照片)。摄影|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2018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时,演员在开幕式现场表演(2018年9月28日摄)。摄影|新华社记者万象

  ▲2021年7月22日拍摄的婺源篁岭“晒秋”景观(无人机照片)。摄影|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白鹭洲中学的学生们从文天祥的雕塑前走过(2018年12月3日摄)。位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中学,在原址上连续办学历史近800年,保留了“文章节义”的书院教育基因,同时让融汇古今的办学理念在新的教学实践中焕发出蓬勃生机。摄影|新华社记者万象

  图为《长征第一渡》的演出现场(2023年3月23日摄)。本剧以长征中的重大事件为节点,运用兼具故事性和艺术欣赏性的现代影像和舞台技术,讲述了波澜壮阔的长征故事,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长征时期的峥嵘岁月。摄影|新华社记者万象

  图为位于江西瑞金的新华通讯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9月6日摄)。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伴着隆隆炮声在江西瑞金开幕,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同日成立。摄影|新华社记者万象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