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华东交大的工科男成为具有艺术细胞的“詹天佑”
“我们校园里有百花争艳,百树竞发,百鸟齐鸣,现在又多了艺术作品的‘百家争鸣’”、“看到这些知名画家的优秀作品,我现在都特别激动”……4月11日,首届《视觉转换——当代绘画•多元表现》当代艺术邀请展于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拉开帷幕,为工科院校带来艺术的“百家争鸣”。 此次作品展,是该校2013年5月以来开展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办学”的大讨论活动取得的诸多成效之一,是该校第五次党代会、第六届七次教代会暨六届四次工代会的精神传递之一。
油画、版画、水墨……29位全国当代知名画家和华东交大艺术学院部分教师、七十多幅优秀名作,成列在华东交大艺术学院展厅里。本次展览是江西省美协首次和华东交通大学联合,在华东交大这所工科院校内举办的大型艺术活动。是江西省最高水平的展览,展示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的综合素质,是艺术作品的“科研成果”转化。据了解,该校几位资深教授都曾与多所企业签约,多幅画作被收藏,价值均在20万以上。
“本次展览集中了近二十九位当代艺术名家的优秀作品,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这次艺术盛会必将能够对我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江西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孙家骅说。据记者了解,此次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先生的大力帮助下,以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成立为契机,在江西的平台上自主性地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复杂而丰富多元的真实面貌。
“本次展览是江西省美协首次和华东交通大学联合,在华东交通大学校内举办的大型艺术活动。”省美协副主席李晖在开幕式上说到:“参加本次邀请展的创作者,包括了中国当代油画、版画、水墨等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名家,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对艺术创新和多元表达的不断思考与探索。希望通过他们的画展,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提升创作激情,推动我省美术创作的进一步繁荣。”
该校党委书记万明在开幕式致辞中肯定了这次艺术展在该校举办的实践意义,不仅展现了工科院校学子的人文情怀,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该校工科男成为慢慢具有艺术细胞的“詹天佑”,同时也加强艺术的交流合作,增进友好往来,传承文化精髓。
“这些画都好有韵味啊”、“我最喜欢陈丹青老师的作品”……墨香神韵,笔落惊鸿。岳敏君的版画《笑脸》、雷子人的水墨画《山水秀》、更有陈丹青被高价拍卖的经典作品《牧羊人》,学生们认真地观赏每一幅名画。“尽管作为工科院校的艺术生,但我觉得挺自豪的。”艺术学院12级的万锴自豪的对记者说:“通过这些画展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很多课堂里不知道内容,从而对自身的专业更加的有信心,更加热爱。看到我们老师的作品被展览,对我们学生本身也是一种激励。”
该校分管艺术学院的副校长高海生认为,展出的作品,是出品人花费时间精力出产的一件精致品。把精品拿出来共同学习,画展展出,是老师、学生与画家之间的相互学习,也给深入研究他人作品提供了良好机遇。
“其实我觉得老师本身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只有老师不断提升自我水平,才能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也更加认真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艺术学院朱明弢老师说道。
据朱明弢老师透露,他个人非常热爱绘画,经常半夜在工作室进行创作,而他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价值不菲。将艺术与产学研相结合,朱明弢在他的教学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模式,即在课堂里融入时代最前沿、最流行的理念和作品。让学生“心甘情愿”学习。
“华东交大开启艺术的教书育人模式,要将我们老师高超的专业技巧更好地融入课堂,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东说道。同时,他也列举了该学院几个教学的新模式。
“项目教学法”,把老师所做的课题项目融入到课堂上,专业设计交给学生去做,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到更全面的知识;“重要赛事融入课堂”,将一些大型活动、比赛的形式搬到“小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把“心”留在课堂上,还有举行学术讲座、引进高层展览等活动。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要局限于课堂的学习,通过这样的画展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王东向记者说道:“希望他们可以成为真正的‘有想法’‘敢冒尖’的人”。
据了解,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以“立足学校、服务社会、传播文化”为发展目标。不仅多次举办高规格的画展艺术,该校歌舞艺术团也是马不解鞍、人不休整,走高校、访中学、进社区、下企业、入军营。该校真正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服务社会的排头兵。在每年的毕业季和学期中,该校都会举办毕业生设计作品展和青年教师的优秀作品展,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促进学子们的专业学习。艺术上的“百家争鸣”,是产学研的熔炉效应的推动。该校作为江西省重点发展,全国知名的高等院校,是繁荣赣鄱区域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通讯员:陈丹 李彦 吕叶文 )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