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利用铁路部门的系统漏洞,采用提前乘车、到站退票的方式进行逃票,5个月逃火车票118次。同样的作案地点、方式、人物,相仿的作案时间、动机,可以说这位逃票女子将一位“吃货”的本性演绎到了极致,也将自己爱贪小便宜的嘴脸揭露的彻彻底底。
遵纪守法,文明出行,流动的中国蕴涵着流动的文明,诚信的风尚是中华文化历史的沉淀。在这个倡导自由出行的时代,诚信显得尤为重要。买短乘长,只买两头票,“贴饼式”逃票,逃票方式层出不穷,逃票人员也是脑洞大开,费尽心思。假如人人都想着投机取巧,占小便宜,那么对于社会而言,势必会收紧相关政策,这并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势必将加大监控力度,投入更多的运营成本,这将会严重破坏企业的和谐运转;对于个人而言,会导致自己正确价值观的缺失,失去他人对你的信任。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失信”的社会,出行自由受到制约,出行成本大幅提高,这样何谈出行的幸福感、满足感。
本次逃票案件中,一个小细节令人深思。为何该名女子连续5个月乘坐高铁往返于上海到苏州之间,退票频繁而系统却没有丝毫察觉呢?这表明铁路售票系统自身存在巨大的漏洞,没有对不符合常理的行程、怪异操作行为的合理化分析到位,这才让许多人“投机分子”有机可趁。“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路部门要从自身找原因,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完善售票系统的漏洞。
门锁防君子,不防小人。一门心思研究如何开锁的人,打开再难破解的保险箱对他而言也只是时间问题,何况是一个服务于大众的售票系统。如何打消恶意逃票者的“歪念头”,其根本在于一个有效的立法和一个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失败,你或许能从中找到成功的秘诀;失信,你或许永难挽回。
眼下全民抗击疫情正处于一个咬紧牙关的关键时期,许多人纷纷响应了国家的号召选择“就地过年”,然而该名女子却恰恰相反,为了一饱自己的口福任意逃票出行。且不说该女子“贴烧饼”逃票不符合防疫规定,单单是一趟非必要的出行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的压力。
大数据时代,人的出行依据是自己的车票,提前乘车会造成“数据行程”与实际行程上的误差。万一产生疫情突发事件,没有按票乘车的旅客极有可能成为全面排查当中的“漏网之鱼”,这对疫情防控相当不利。
如今,许多社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合都设置了“防疫点”,普通的民众倡导“非必要不出行”,要出行也要讲诚信,不隐瞒、不慌报自己的行踪,更不能采用逃票的方式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在如此关键的时期,恶意逃票既让自己受到处罚,更对不起全体民众为抗击疫情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巨大牺牲。(黄翔)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