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广告

  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主墓

  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洪观新闻客户端对相关新闻发布会

  进行了全程直播。

  消息一发布

  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关话题

  迅速登上了微博同城热搜榜。

  光明日报

  新华社客户端

  人民日报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人民网、新华网、等央媒

  及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国内重点媒体

  密集报道

  一起来看看吧!

  [光明日报]

  海昏侯刘贺主墓面向公众开放

  向上滑动阅读

  海昏侯刘贺主墓在完成考古发掘之后,于15日迎来首批参观游客。

  刘贺主墓所在的墎墩苑(刘贺墓园)为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最核心的部分,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故昌邑王、汉废帝刘贺(公元前92年—前59年)及其部分家庭成员的墓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

  墎墩苑内出土的金器、玉器、青铜器、漆木器、竹简、木牍、陶器等共计一万余件套珍贵文物,是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水平的真实写照,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刘贺主墓。

  刘贺主墓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复原展示主墓结构、重要随葬品等,并结合裸眼3D动态演绎对刘贺墓各库室、藏品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墓坑上方通过360度四面悬吊荧幕展现刘贺墓园的修建过程及汉代列侯的丧葬礼仪。南侧墙面的升仙图艺术壁画则直观展现了汉人祈愿灵魂升仙的观念。四周墙面展示刘贺墓及其夫人墓考古发掘及保护工作、文物保护修复的相关内容。

  刘贺主墓外藏车马坑通过还原车马坑考古发掘时的遗迹场景,让观众仿若置身考古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考古发掘状态。复原车马坑出土的驷马安车模型与车马出行壁画对景呈现,让观众能直观感受汉代王侯出行的赫赫威仪。

  刘贺主墓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呈现了两千多年前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刘贺主墓(M1)及侯夫人墓(M2)坐北朝南,位居墓园中心,周围七座祔葬墓(M3-M9)埋葬的则是刘贺的未成年子女、姬妾,它们与配套祭祀建筑(祠堂、寝)、吏舍、门阙、园墙、水井等共同构成了我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墓园。

  墎墩苑展示以“海昏藏宝”为主题,旨在表达刘贺墓遗址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西汉列侯等级的墓葬制度等具有的重要价值,把一座实证西汉盛世文明的文化宝库呈现在大众面前。它的正式开放在深入阐释遗址的普遍性价值、完整性价值和真实性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墎墩苑整体建筑风貌结合遗址属性与当地风土人文,在满足保护、遗址价值阐释的要求下,自然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和景观,与文物环境浑然一体。

  墎墩苑展陈分为墓园规制、考古历程、保护展示、刘贺主墓、外藏车马坑5个展示部分,以营造遗址的现场感为设计原则,围绕刘贺主墓遗址、墓前祭祀建筑遗迹、车马坑遗址三大展示核心,运用原貌展示、场景营造、艺术装置、考古复原、数字演绎等多种手段及现代技术,结合图文展示内容,全景式、全方位、全过程展现刘贺墓现场遗迹及刘贺墓的考古发掘、保护展示工作及成果。展示总建筑面积4255.08平方米,其中以展示墓前祭祀建筑遗迹的半开敞式空间约2000平方米,展示刘贺墓主墓遗址、车马坑遗址的室内封闭空间约1960平方米。

  半开敞式展览空间通过祭祀建筑基址标识展示、祭祀建筑屋顶艺术装置及祭祀浮雕艺术壁画展示,将现场遗址与艺术呈现有机结合,让观众既清晰了解遗址遗存的相关信息、汉代墓前祭祀艺术场景,又能感受汉代建筑之美。

  未来,遗址公园还将继续推进馆藏金属器、漆器及竹简等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加强研究阐释,活化文物利用,提升游客文化体验,切实将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打造成为大遗址保护的“江西样本”。

  [新华社客户端]

  距今2000多年的海昏侯刘贺主墓面向公众开放

  要问刘贺是谁,你可能不熟悉,但说起当年海昏侯墓出土的“海量”马蹄金等金器,你一定不陌生吧。15日,位于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刘贺主墓面向公众开放,回望大汉文明又多了一扇窗。

  [新华社客户端]

  探墓!还原海昏侯生前的衣食住行

  12月15日,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主墓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汉代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墓地会布置得跟生前居所一样,走进海昏侯墓,感受一下刘贺生前的衣食住行。

  ……

  器物有魂,透物见史。“事死如事生”的刘贺墓不仅为我们还原了汉代侯爷的生活意趣,还展现了西汉王朝的灿烂文明。

  [新华社客户端]

  揭秘你不知道的海昏侯:

  金多多、爱读书、养生族……

  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是谁?他是汉武帝之孙、西汉第九位皇帝,在位仅仅27天就因“行昏乱”被废黜,传闻称帝期间干了1127件“荒唐事”,可谓是“罄竹难书”。

  随着刘贺主墓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拂去历史尘埃的出土器物,仿佛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和刘贺对话的机会。

  ……

  [人民日报客户端]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海昏侯刘贺主墓全面开放

  12月15日上午,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墎墩苑—海昏藏宝”即将全面开放,海昏侯刘贺主墓在完成考古发掘之后,迎来首批参观游客。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昏侯国遗址(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为核心,规划面积12.03平方公里。遗址公园突出“保护、展示、休憩”三大功能,科学保护遗址本体,展示考古发掘遗迹,展陈丰富出土文物,完整呈现了一幅两千多年汉代社会生活图景。

  ……

  [央视新闻客户端]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

  2023年12月15日上午,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海昏侯刘贺主墓在完成考古发掘之后,迎来首批参观游客。

  ……

  海昏侯国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墎墩苑出土的各类精美珍贵文物,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汉代的物质文化风貌,是汉武盛世以至昭宣中兴历史阶段的重要物证,对于解读阐释西汉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新华网]

  距今2000多年的海昏侯刘贺主墓面向公众开放

  要问刘贺是谁,你可能不熟悉,但说起当年海昏侯墓出土的“海量”马蹄金等金器,你一定不陌生吧。15日,位于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刘贺主墓面向公众开放,回望大汉文明又多了一扇窗。

  [人民网]

  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主墓开放参观

  15日,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发布消息:海昏侯刘贺主墓(墎墩苑)正式对外开放,主墓通过原貌展示、考古复原、数字演绎等多种手段,活化历史场景,大大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感。

  ……

  据介绍,刘贺主墓的正式开放,对深入阐释遗址的突出普遍性价值、完整性价值和真实性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海昏侯遗址公园将继续推进馆藏金属器、漆器及竹简等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加强研究阐释,活化文物利用,提升游客文化体验,将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打造成为江西考古文化新名片。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

  12月15日,记者从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距今2000多年的海昏侯刘贺主墓(墎墩苑)面向公众开放,这是一座实证西汉盛世文明的文化宝库。墎墩苑展示以“海昏藏宝”为主题,旨在表达刘贺墓遗址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西汉列侯等级的墓葬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也预示着回望大汉文明又多了一扇窗。

  [中新网]

  睽违已久!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刘贺主墓全面开放

  15日,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睽违已久的海昏侯刘贺主墓在完成考古发掘之后,迎来首批参观游客。

  [中国日报网]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

  12月15日,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海昏侯刘贺主墓在完成考古发掘之后,迎来首批游客,参观体验这座实证西汉盛世文明的文化宝库。

  ……

  本次开放的墎墩苑展示,以“海昏藏宝”为主题,总建筑面积4255平方米,包括以展示墓前祭祀建筑遗迹的半开敞式空间和展示刘贺墓主墓遗址、车马坑遗址的室内封闭空间二部分。整体建筑风貌,在满足保护、遗址价值阐释的要求下,自然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和景观,与文物环境融为一体。

  [中青网]

  经13年考古发掘

  “汉废帝”海昏侯刘贺主墓首次开放参观

  15日,汉代海昏侯刘贺主墓经过13年考古发掘,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这一展馆定名为“墎墩苑—海昏藏宝”。

  墎墩苑即刘贺墓园,因发掘于墎墩山而得名。这里是海昏侯国遗址最核心的部分,埋葬着汉武帝之孙刘贺及其夫人、姬妾、未成年子女。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墓园,面积约4.6万平方米。

  ……

  [新京报]

  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面开放,

  迎来首批参观游客

  “墎墩苑”的全面开放,全景式、全方位、全过程展现了考古发掘的现场遗迹,完善了遗址公园的展示体系,可以大大提升广大游客的参观体验。

  [澎湃新闻]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

  12月15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举行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新闻发布会。

  据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副书记、局长彭印䃂介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由紫金城城址和刘贺墓园在内的西部、南部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及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遗存组成。

  彭印䃂称,考古发掘表明,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墎墩苑出土的各类精美珍贵文物,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汉代的物质文化风貌,是汉武盛世以至昭宣中兴历史阶段的重要物证,对于解读阐释西汉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目前已公布为国家4A旅游景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多家中央媒体或国内重要媒体的官方微博

  也推送了相关新闻。

  此外,

  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大江网、江西广播电视台

  南昌日报、洪观新闻

  南昌广播电视台等

  省市媒体集中关注

  刘贺主墓开放的消息。

  墎墩苑(刘贺墓园)

  把一座实证西汉盛世文明的

  文化宝库呈现在大众面前!

  未来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还将继续推进馆藏金属器、

  漆器及竹简等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加强研究阐释,活化文物利用,

  提升游客文化体验,

  切实将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打造成为

  大遗址保护的“江西样本”

  江西考古文化新名片

  来源:南昌发布整理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