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工商、物价等多部门共同约谈了以“一号专车”为代表的互联网召车平台负责人、神州租车南昌公司负责人以及我市较大的十余家汽车租赁企业。约谈明确指出,一号专车、神州租车业务使用私家车或租赁车配备驾驶员,从事按照乘客意愿提供运输服务并按里程和时间收费的客运服务,严重违反了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6月15日《南昌日报》)
南昌首次叫停召车软件“专车服务”,已然引起不小争议。客观而言,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出租车司机利益,管理部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采取一定的措施也无可厚非,但网上质疑之声不断,民众褒贬不一的态度和倾向也应给予关注和回应。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取消“专车服务”,相关方面应当积极关注市场和民众反应,及时给予解释说明,否则,既难以服众,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质疑和猜测,得不偿失。
目前,从取消“专车服务”的城市来看,反对出“专车服务”加入出租车行列的原因大致有三类:其一,考虑到“专车服务”缺乏接入管理和全面有效的安全保障,政府部门给予取缔禁止;其二,考虑到维护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市场秩序,尤其是防止价格优势带来的行业竞争,由传统出租车行业集体抵制;其三,出于维护传统出租车司机的基本利益,禁止或有限制“专车服务”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介入。无论原因如何,我们都勿需避讳的是,新兴出租车行业对传统出租车市场份额的抢占而带来的某种“不安定”,已经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出租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模式和惯性,而这种趋势还在持续增强中。
其实早在年初,就有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10个城市叫停了滴滴打车、易到用车、快的打车等公司的专车服务,并把专车定位成“黑车”。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也发声指出:鼓励创新,但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专车”经营。但从目前民众舆论角度来看,似乎对管理部门叫停的做法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而更为重要的是,从法律和情理的角度而言,反对取消“专车服务”的依据也并非空穴来风和胡搅蛮缠,这也让赞同“专车服务”合法化的呼声日渐高涨。
客观而言,“专车服务”之所以有其生存空间并得到民众的支持,还是因为“专车服务”的鲶鱼效应和市场价值。面对“打车难”、“拒载”等出租车行业的诟病,“专车服务”的介入也许是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出租车行业活力的一剂良方也不是不可能。而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而言,出租车市场竞争的结果往往能带来价格福利和更为优质的服务体验,这是普通民众支持“专车服务”加入出租车市场竞争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少数城市已经开始尝试出租车市场创新,浙江义乌则尝试放开出租车数量、降低“份子钱”等举措来刺激出租车行业改革,相关举措也得到了交通部的支持。从这点上看,出租车市场的改革,最终还是指向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民众满意度的平衡,也只有这样才能维系各方的共同利益。
所以,无论何种措施,要衡量出租车市场改革的成效,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提升服务水平和提升市场满意度的互动均衡上来。从这个层面上说,叫停“专车服务”与否,最终都不能偏离出租车市场服务质量“加速换挡”的初衷,所以我们还要积极鼓励创新出租汽车的服务模式:既要出租车企业应适应市场需要,提供多层次服务;又要网络平台应依法规范开展合法业务,带给民众实惠和便利。这才是集管理部门、经营企业和消费主体共同利益为一体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也许并不容易,但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