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铁一号线通车进入倒计时。“地铁早点通车,路面施工围挡才能拆除。每天看着孩子走在不足3米宽的道路上下课,还要与汽车、电动车同行,十分危险。真希望在我孙子小学毕业前这条路可以恢复原貌。”家住南昌上海南路的陈先生对地铁通车的“迫切”透着更多无奈和担忧。上周,带着陈先生的“担忧”,记者探访了南昌地铁多个施工路段,除地铁围挡挤占道路外,还存在十字路口因围挡造成视觉盲区、围挡无反光标志、围挡警示红灯夜间不亮等问题。一块块地铁围挡,暴露出诸多问题,影响着南昌地铁建设形象。(6月29日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

  修地铁,是为市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选择,通过地铁分流,能有效减缓地面交通拥堵压力,是现代都市发展的一种体现。但其建设需要钻挖地底,势必会影响到地上尤其是路面安全和交通,因此,围挡设置成为必然选择,而牢固、整洁美观、安全便民是工程施工围挡设置的基本原则,“安置的位置应当不妨碍道路交通和行人通过为原则”。此外,2013年出台的《南昌市施工围挡设置及维护管理规定》,也做出了专门规定。

广告

  然而,在南昌,我们看到了地铁建设的围挡设置乱象,不仅违背了围挡设置基本行业原则,更是给市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尤为突出的就是安全隐患问题,一者,围挡“霸道”,将行人、非机动车统统赶上不足三米的道路上,在无所谓机动车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上,行人、机动车混行,无形中增添交通安全隐患。二者,围挡设置不规范,十字路口因围挡造成视觉盲区、围挡无反光标志、围挡警示红灯夜间不亮等问题,而这无疑也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南昌市施工围挡设置及维护管理规定》第七条明文规定,“施工围挡材质、结构应当满足安全要求,符合行业发展进步趋势。采用砌体围挡的,应当设置警示灯。采用其它材料围挡的,应当在其外立面使用反光材料”,当前围挡设置乱象给市民带来交通不便和安全隐患,一旦因此而发生交通事故,谁来担责?当前围挡设置乱象影响了地铁建设形象,侵害了市民路权,无形中弱化了地铁的便民诚意。

  对此,该从哪里入手?办法就在规定上。对于责任主体,《南昌市施工围挡设置及维护管理规定》提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施工围挡设置及维护管理的综合协调,并负责施工围挡占道审批及市容环境影响的监督管理。”因此,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可在审批、监督、整改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审批上,“施工线路长的围挡可以按照工程进度分段设置”,避免一地开工多地受困的问题。其次,做好整改。按照相关规定,科学、规范设置围挡,将带有安全隐患的围挡进行整改。第三,接受社会监督。以民怨为参照,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对围挡进行合理“瘦身”,最终让地铁工程回到便民的起点和最终归宿,达到百姓满意、市民点赞的目的。

最全面的江西生活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江西(微信号:zuinan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