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8月12日返回南京途中失踪。27日晚,媒体再次传来恶耗:高秋曦被抢劫遇害,嫌疑人落网。接连几起花季少女搭错车悲剧的发生,实在让人们痛心不已。
事发之后,许多人要么传授些“搭乘黑车技巧”,要么就教人一些“女子防身术”,但我想说的是,这些都只是一些“事急从权”的办法,但对于高渝案,似乎作用不大,相反,还会从某种程度上加深许多女性的不安全感甚至恐慌。
其实,无论男女,公共空间的使用者都有免于恐惧、安全使用这样的合理期望,而这也是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去满足的。公共系统不便是客观原因,非个人意志可以转移,别人要谋害你,你不能指望别人的良知突然觉醒,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固然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的。
1996年12月,台湾“民进党妇女发展部主任”彭婉如在失踪63小时之后被发现尸体,并且她在生前被强暴后又被残忍地捅了35刀。彭婉如之死让许多的台湾人震怒,而恰好,彭婉如也是在深夜搭乘出租车离开饭店后失踪的。
尽管彭婉如案成为悬案,至今未破,不过,由此却带来了公共空间与妇女人身安全的热点讨论与关注。当时台湾的出租车司机和大陆现在的黑车司机差不多,由于缺乏管理而素质普遍较差。还有一点,就是高渝之所以搭乘黑车,最根本的还是由于当时台湾运力、路线规划、正规出租车长途不够方便等问题组成的公共交通设计问题。针对这些,台湾人痛里思痛,最后促成了包括更为严格的出租车司机准入登记制度等诸多改变,以及交通状况的极大改善,甚至直接促成了台湾“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的通过。这才是需要引起我们深刻反思与借鉴之处。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