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四咏 丁香

  作者:(唐) 杜 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遮使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丁香花语:羞涩,高贵 记忆,初恋,忧郁

  也许,在每个男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丁香花情节,如戴望舒雨巷里永远也走不出来的温柔的美丽的丁香女子。而远在唐朝的男诗人们对于丁香入诗也是或脉脉含情,或久而弥笃,怜爱有加。

  每每沉浸在唐诗的古韵里,便如西风烈烈下,壮士断腕闪烁着金戈铁马如梦来的错觉,气吞山河,但杜甫这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飘散的是丁香花一帘清浅的叹息与婉转。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多般写实叙述社会动荡、官场冷暖、大众水火的生活,所以也被后人堪称为独具意义的“诗史”。 肃宗上元三年(即代宗宝应元年,762)春,杜甫抛弃官职,携家远游在成都锦江畔漫游,面对丁香吐芳,丽春斗艳写了江头四咏,丁香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第一句,“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诗人就将丁香拟人化,早春的丁香开在春寒的枝头,四瓣五朵,多像一个柔弱的女子啊,第二句“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写的是丁香花开的婷婷美态,几朵浅浅地的素花如君子一般淡淡的开着却有着淡极方知的一种灼灼的清丽。

  后两句“深栽小斋后,遮使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是诗人情操的展现,丁香独自芬芳在幽静的地方,像尘世之外的隐者,淡淡的开,静静的落,看起来弱不禁风却也有坚强不怕粉身碎骨的如兰如君子一样的的好品质。这一首写丁香的诗歌到底在一众写丁香的作品中已经算最不忧郁的,我解说的时候甚至都暗暗庆幸,丁香至少没有一开篇就愁成了结,蝴蝶的结,相思的结。

  好像唐朝另位诗人牛峤在被收入的《花间集》写的《感恩多》:

  两条红粉泪,多少香闺意。强攀桃李枝,敛愁眉。

  陌上莺啼蝶舞,柳花飞。柳花飞,愿得郎心,忆家还早归。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近来情转深,忆鸳衾。

  几度将书托烟雁,泪盈襟。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

  这腮上粉泪,深闺永夜无消愁,那一种意那一种情都将女子的眉黛如烟雾紧锁了,即使窗外已经是莺歌燕舞,花红柳绿又能怎么样呢?如果远在天涯的他还不曾打着马儿把家回,她的相思早在南浦一别后开满心扉,丁香花谢了又开了,可是她再也见不得丁香的开,见不得丁香的美了,丁香有结,打在了女子的心头上,这首诗里看到丁香的香气中升腾起一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君可知,日日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小风寒。

  南唐南唐中主李璟也有《浣溪沙》写丁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词上阕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用女子的口吻用手轻轻地把珍珠门帘卷起,挂在玉钩上,依靠在门旁静静的观望着庭院外的春景,心中道不明的怨气依旧象从前一样笼罩着整座高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风中的落花显得那么的柔弱,随风飘零,身不由己,眼前的暮春景象另这位多愁的君主思绪缥缈,平添愁绪,接下来,下阙进一步写愁肠百结,思绪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你看青鸟有翅膀可以飞的那么远,却无法传递远方思念的人儿的一点儿消息,那绵绵的春雨中绽开的丁香花蕾可是一团团结成的愁怨?

  最后一句:“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当我回首瞭望,只是见到浩浩江水,从三峡奔腾而下,苍茫的暮色笼罩着西接天际的碧涛滚滚是那么的一望无际,再回首我眼底的忧郁又有谁可以明白?作为君主大约心里总是对于山河依旧,但家园却风雨飘摇有隐约的恐慌,心的客栈还有谁可以为他停留?

  流光异彩的历史里,文人笔下的丁香似乎总是那样忧郁有着千言万语想说却欲说还休的柔情百转。

  个人喜欢的还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首诗也是以女子的口吻来写深闺别怨,借丁香花托情,描述了年轻女子思念情郎的眷恋心情。

  代赠,顾名思义是代拟的赠人之作,但年代久远,为谁而代,为谁而赠成为一个如丁香结一样让人遐想的谜题。

  李商隐的诗在唐朝诗人中有一种更为细腻的美,朗朗上口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或悱恻,莹润惆怅得可生烟可起舞,似他生活的年代,绮丽荼蘼的晚唐,隔着远远的斗转星移看去,仿佛如蓬莱仙境,云雾飘渺着美如幻觉。

  到了宋代,诗人洪遵《丁香花》 写道 :“ 来自丁香园,还应世所稀。丛生盛 花叶,乱结胃中衣。冷艳琼为色,低枝翠作围。蔓连凝销骨,时见玉尘飞。”意思是丁香来自丁香园,素雅,美丽应该世间稀罕的花中翘楚。丛生而茂盛的繁花和细叶,缠绵纠集象甲胃的 绣衣。这清冷素丽洁白如玉的颜色,低矮树枝就像为丁香花做的的得体的锦缎裙衩。而花的幽香即使在梦中也会令闻到的人爱之入骨不忍离开,轻风微漾,丁香花瓣像玉屑一样飞飘摆曳,多想伸出手接住一朵让她长久的依偎在我的掌心里。这首诗明朗写景,真确的描写着诗人对于丁香的喜爱,而宋代词人贺铸《右州慢》里丁香又是另一种风情:“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这又算是一首相思的词,光阴似箭,过了一年又一年,我和她却音容渺茫,仿佛隔着几个世界的久远,竟然没有一点音讯。要知道这寸心里又会添了多少新愁?就像卷曲难展的蕉叶,就像丁香总也解不开的一个个花结。